热点推荐

查看: 185|回复: 0

戈达尔:用不一样的电影结束一个时代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1-2-12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城有疙瘩而的《政治。声音。影象》
求其他疙瘩而资料(TOM。COM有不少)
同济这学期会放中国姑娘,精辟力尽以外他的三四部片子  


   1968年,电影导演让·吕克-哥达尔已经获得了太多的成功。这一年,电影界前辈、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郎格洛瓦提出了整个电影史应该以"哥达尔前"与"哥达尔后"两个概念来划分的论点。在他看来,38岁的哥达尔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著名作家路易·阿拉贡早在1965年就已经说过:"今天的艺术就是哥达尔。"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宣称:"在哥达尔的影片里,学问太多了。"

  其实,除了处女作《筋疲力尽》获得1960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狂人比挨洛》获得196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青年评论奖、《中国姑娘》获得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外,哥达尔导演的其他几十部影片,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好的声誉,大多数观众看哥达尔的电影,不是不知所措,就是焦躁不安。或许,哥达尔生来就是电影的敌人。按说,《筋疲力尽》似乎是一个随心所欲的故事:现代法国青年米歇尔,杀死一名警察后回到巴黎,他一边找人要钱,一边和女友帕特里夏厮混,结果被这位女友告发,死在警察的枪下。但在哥达尔的手中,这个故事不受传统的情节观念的束缚。影片中的各个事件之间,缺乏必要的因素关系。但在剪辑上,又有太多的反常规的自由跳接。乍一看,这象是一部没有学会剪辑,更没有学会叙事的电影导演的片子,但实际是:这部违反电影常规的片子,客观上实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存在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没有必然性的。哥达尔就是通过"蹂躏"电影,成了新电影的代言人的。

  在1967年拍摄的《周末》里,他让动作停止--两个倒垃圾的人直接对着一部摄象机谈话,长达7分钟之久。在这部影片的开头部分,一个仅仅穿着乳罩和短裤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张桌子上,直接对着一部推近拉远的摄象机说话,详细的叙述她参加的一次狂欢。这个段落也持续了好几分钟。思想激进的哥达尔,用这种方式与好莱坞抗衡。因为在他看来,好莱坞电影流畅的剪辑和快速的节奏,是为了迎合观众,进而麻痹观众,使他们沉湎在白日梦中,甘心情愿的忍受资产阶级的剥削。他甚至认为,电影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要反抗资产阶级,就需要把电影的传统全部粉碎。这样不象电影的电影,才使值得拍摄的好电影。 1967年中国的"文革",仿佛使哥达尔看到了人类的希望,这位自称的"马克思主义者",以中国的"文革"为题材,拍摄了他的第14部长片:《中国姑娘》,也由此走上了创作的颠峰。

  《中国姑娘》说的是当时巴黎的五个年轻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公社,共同学习毛泽东的著作,他们五人分别面对着摄影机镜头,献身说法。其中,"中国姑娘"维洛尼卡声称,她就象维洛尔童话中的爱丽斯揭开通向奇境的帷幕那样,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如果我有足够的勇气,我要炸掉巴黎大学、卢浮宫和法兰西喜剧院……是啊,我知道得很清楚,我跟工人阶级脱了节,但这也没有办法,因为我出身于银行家家庭。"说完,银幕上就出现了影片中一再重复的字幕:"帝国主义者还活着。"

  在《中国姑娘》中,哥达尔还发明了一种"电影拼帖"的手法。剧情进行中,他不断的用标语口号、字幕和人物画像等进行穿插,使整部电影看起来就象是寻章摘句、七拼八凑的大杂烩。现在看来,这种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电影实验,是哥达尔为了替代好莱坞电影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在这一点上,至少是哥达尔胜利了。他虽然没有打倒好莱坞,但他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旗帜。作为一个电影导演,他用最纯粹和最有创新性的天才的劳动,开创了一代新的影象和声音。一位传记作家这样写道:对好莱坞和电影来说,哥达尔不是最坏的,也是最不可忍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