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age Voice早期的辦報焦點鎖定於格林威治村周遭的地方事件,從六零年代開始遂將報導觸角延伸至全紐約,或國境內其他的重要議題。如今Village Voice的報社總部位於東村入口,雖然換了一個村子,沿用其名仍甚具正當性。
如同New York Times被紐約人稱為The Times,Village Voice也簡稱為The Voice。每週二傍晚出刊,走至街角順手拿一份最新的Voice瞧瞧當週有啥新鮮事發生,似乎已是大部分生活在城裡的人固定得做的例行公事之一。Voice的競爭對手包括Time Out New York、L Magazine、New York Press等。然而上述這些刊物即使同樣提供了鉅細靡遺的Event Listing,依舊難以撼動Vocie的地位,原因在於它過去五十年來累積的不凡傳統。
除了每週一次的固定出刊,其他Voice企劃的專刊或獎項也動見觀瞻。如著重文學批評的Voice Literary Supplement,發掘最佳Off-Broadway劇作的Obie Awards,邁入第六屆的Voice Film Critics’ Poll等。(此評鑑之2003年前二名電影為Lost In Translation與Elephant,2004年前二名為Before Sunset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品味之好毋庸置疑 )
除此之外,自1974年以來,每年年初Voice也會邀請數百名樂評人自行挑選去年的十大專輯;透過加總統計,於二月推出Pazz & Jop這項年度音樂普查報告 (拼貼了Pop與Jazz這兩個字),並由重量級樂評人Robert Christgau附上一篇該年的音樂回顧。Pazz & Jop不同於其他音樂刊物流水席式的的年終榜單,它有著旗幟鮮明的意識形態與不流俗的評選標準。總能洞燭機先,在許多經典樂隊尚未成名前即給予高度肯定,對於過去三十年來搖滾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依年代序列共分為五個十年,分別是1955-1965: The Birth of The Voice、1966-1975: Peace & Protest、1976-1985: Coming of Age、1986-1995: Culture Clash以及1996-2005: A New Century。從早期的波西米亞咖啡廳、Andy Warhol的The Factory、Bob Dylan的民歌運動、嬉皮的街頭遊行、石牆酒吧的同志革命、Talking Heads與CBGB、Patti Smith與龐克運動、藍儂之死,到近代的嘻哈狂潮、Kurt Cobain自盡、大麻除罪化、愛滋病與毒品、九一一事件與反伊拉克戰爭,這些新聞選粹幾乎等同於近代美國史的縮影。這份特刊拿在手上,雖然厚度與過去沒兩樣,當讀者逐一翻閱過後,它給人的力道卻有千斤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