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听程式逻辑在跑的声音!”
(转载烙印)
《丹红的细雨》的创作花了多少时间?
这张唱片前後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其中最早作的是九八年初的「闷无端」。最初并没有这张专辑的想法,一直都在作其他专辑。而我一直有个想用曹志涟的文学作品作一张唱片的计划。九八年底为了国际电脑音乐节写成了「丹红」及「宣和」两首,觉得有些颇不同的东西,应该合为一张专门著重在声音与文学结合创作的专集,表现一种「文学的声音」。九九年整年几乎不眠不休地在作这张唱片,光是「书写声音书写」一首就想了作了三个多月。
你一直致力於开发中国语言中的音乐性,是什麽促使你的创作向这一方向发展的?
我是极端的,对现象和问题总要刨根究底。简单说,我第一要找的是民族基性;就好像美国黑人可以归结出蓝调是他们的根性。但是中国音乐的根性,它最美最伟大最独特的地方,全在古代乐论文字中,并不在今天听到的丝竹管弦。再者,它也不在五声音阶。我很早就想通,若把五声音阶归为中国音乐的最终根性是很凄惨的;因为从法国人到非洲人都可以比我们用得还有意思,况且中国也有七音十二音。若说是中国特别的五声调式、旋法及滑音等等也不对,因为那你就只是把民间曲调奉为艺术圭臬。就抽象层面说,中国音乐最了不起的是在它古代的美学。而在现存的现实层面上,我认为中国人制造出的各种声音中最特别的就是狭义的人籁(不是庄子的用法),即各种语言的声音。
小时候在多种中国方言共存的环境里长大,所以下意识里很喜欢南腔北调并存的不同趣味;也是对不同地方的人的兴趣吧。我无法忍受单调统一;四周的人都是同一种口音、同一种意识形态会让我发疯。大二时的奥地利籍教授分析中文发音的语言学课程对我有极大的启发。後来在研究所时刚巧为了打工,长时期在中文系教中文。之後又编写多媒体中文教材,对声调及发音问题就钻得更深;并且由於长年在电脑上剪接中文字的音素(子音母音),砍头去尾拼贴分析等等,中文发音的神妙如显微镜般在我面前呈现。
放在世界环境里看,整个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徵就是它是一个超级「文字的」、「文字癖恋的」文化。而同一种文字能对映超多种方言又是极为罕有的现象。我对中国现存的传统音乐兴趣不是特别大,对其中最常正式演奏和灌唱片的中乐/国乐正统曲目之贫脊的意境尤其没兴趣。我想若是像我这般疯狂地用耳朵特别专心去听去找去发掘不同的声响的话,找到中国各方言里去是很正常的结果。我也长年地思索用中文字的「形声意」的奇妙组合结体作出一种整体艺术 (gesamtkunst),所以有具象诗、「文字具象」之类的实验。另外,日常说话语调本来不是音乐素材,而能从中挖出淘出,点石成金如炼金术般地炼出音乐,或「类音乐」,对我来说很刺激,很有挑战性。
你若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全球音乐发展史中宏观而论,白人前卫音乐传统已经在一九八0年左右正式宣告破产,真正仍会有骇人力量的是非白人的音乐或民族成份。在流行乐坛中的世界音乐之兴起也是这个现象的部份对映。在艺术音乐里其实这个危机更严重。在电子原音及具象音乐中,五十年来我们听到的语言都清一色是法文朗诵,单调贫脊又独裁又荒唐得太不像话!而我爱实验民族性。我更喜欢/enjoy 用中国人的声音去炸、去清洗那些完全沉醉在(或被囚禁在)法语中的西洋耳朵。从我纯粹的中文内容和各种声音典故可以知道,我的音乐当然主要是作给自己人听的,然而也愿一把刀子两面刃,洋人错听瞎听也能得到错听瞎听的乐趣。到目前为止,听过这些作品的外国作曲家都非常喜欢,虽然他们完全不懂念白文字或话语内容,并且往往不能辨认具象声音的来源。
这张专辑的一个主要音源是曹志涟小姐的声音,为什麽你对女声情有独钟?
我想大家都宁愿听女声吧(笑)。其实男声我也试过,但较低混,在声响上比较难作精细处理。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念中文时男声「调域」(四声的高低起伏范围)较窄,不容易作我要的这种音高变化定点取样。我并不需要取男声的低厚,因为我用女声移调可以作到同样效果,比如「宣和遗事」尾段那震撼的强大低音,用的就是女声念的一个短句,往下移降了三个及四个八度。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曲子都是与发声者有直接的关系,我用的很多文本 text 就是发声者自己写的创作出的。这种紧密结合的真实力量 (authenticity) 不是找一个播音员来念白可以相比的。在某一根本程度上,这些专辑(包括未发表的专辑「梦的残音」)是我和发声者的合作。
《书写声音书写》里有一段上海话〔关於作品要反复修改的那段〕结束的时候你把一段话反复loop了几次,这使我想起了Scott Johnson在那首"John Somebody"中把一句反复loop,当作整首作品的节奏基础的做法,我本人不喜欢这种处理声音的手法:它似乎抹杀了声音本来的特性。你在处理那段话时使用loop的目的是什麽?
嘿,你怎没听出来,我很惊讶。那段声音(曹志涟九十三岁的乾妈谈写作)我是故意叠上了老唱片的沟纹杂音,而最後的「不改」两字反覆,是用剪接伪造出的唱片跳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