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
——斯洛文尼亚著名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
邓广
非西方核心国家的知识分子要想在西方核心国家学术界(美、法、德、英、意、日等国)获得思想家的荣誉,实在是件难事。或许我们可以举出一些人来,如赛义德、哈维尔、伯林等。他们得到西方青睐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有很大差异,哈维尔、伯林延续和发扬西方文明中坚的价值传统,使西方文明获得了一次重新肯定自我价值的机会;赛义德表面上批评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观点,实际上是顺应了西方文明多元文化主义的新潮流。换句话说,他们的言说是针对西方学术界的,为之度身定做的,对生养他们的非西方国家的切肤之痛少有创见,或者说仅仅是把西方人开的药方顺手拿过来而已。
齐泽克与他们有相像的地方,也是以西方学术敲开了西方学术界的大门。齐泽克常常谈及自己的国族悲情,中国读者对于他这方面的论述可能更感兴趣,也许两者之间有着太多相像的社会经历,于是派生出共同的体验、共同的困惑、共同的思索。中国读者知道齐泽克的名字得益于单正平先生翻译了齐泽克讨论哈维尔的论文《逃离资本主义逻辑的尝试》和崔卫平教授对译文的指正。齐泽克早年的生活经历、政治哲学思想与哈维尔有近似的部分,也与中国读者的想像或实际经验有可沟通的部分,因此他对于哈维尔的读解其实是他对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处于两个世界之间震荡的民族国家的自身困境的呈现。我们自己阅读后激烈的情绪反应无不来自那种深刻而又无以名状的内在隐痛。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 o j Z iz ek),1949年3月21日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卢布尔雅那当时是南斯拉夫西北部城市。1971年他在卢布尔雅那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系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975年在卢布尔雅那大学哲学系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81年在哲学系获文科博士学位,1985年获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方向的文科博士学位。从1979年开始,齐泽克在卢布尔雅那大学哲学与社会学研究所从事研究,1992年起在该校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研究、教学。齐泽克常在世界各地旅行讲学,是大卫·洛奇《小世界》意义上的学者。他是巴黎第八大学心理分析系访问学者(1982-1983年,1985-1986年),还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心理分析与艺术研究中心(1991-1992年)、明尼苏达大学比较文学系(1992年)、新奥尔良的Tu tan e大学(1993年)、纽约的卡多佐法学院(1994年)、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995年)、普林斯顿大学(1996年)、纽约的社会研究新校(1997年)、密歇根大学安阿伯校区(1998年)等许多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在过去15年里,他参加了250多个国际研讨会,内容涉及哲学、心理分析、文化批评。地点遍布世界各地。他是理论心理分析协会的创立者和主席。1999年起,他一直在德国西部威斯特
伐利亚地区的城市埃森工作,在那里的文化研究所中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并于2001年2月在这里组织召开了一个关于列宁的研讨会。对于齐泽克的才华,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赞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朱狄斯·巴特勒说,齐泽克讨论黑格尔和拉康就像他要呼吸一样,巴特勒就亲眼见过齐泽克谈理论一气儿不歇地谈了四个小时。齐泽克一开始谈理论就像上了舞台就不愿下来的表演者,或者说像吸食大麻成瘾的瘾君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巴。他喜欢当众演讲,口若悬河,听众则像被他施了催眠术一样。齐泽克著作甚丰,他用英文写作,然后被翻译成斯洛文尼亚语。齐泽克数年前就成为文化研究的重镇,他的许多文章列入了学生的必读参考书目。
现代艺术电影中无疑蕴藏了许多当下生活中个体生命的印记,齐泽克可能因此喜欢谈论电影。近年来,电影研究中占主流的心理分析范式受到认知模型和后理论的质疑,其背景是更大的文化研究的危机。在《真泪的恐怖:基斯耶洛夫斯基和未来》一书中,齐泽克超越了两种电影研究的理路,一种是从认知——历史的视角研究电影的方法,一种是常规电影理论。齐泽克认为七十、八十年代对拉康的读解过于简单化,现在可以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批判思想中重生一个拉康。通过分析基斯耶洛夫斯基的电影作品,他讨论了基督教、哥特式风格与我们生活世界中进步使者似的数字化主义的关系。基斯耶洛夫斯基被看作是处于理论与后理论之间的大师。齐泽克在许多著作中会谈到电影,电影的确是精神分析永不枯竭的阐释对象,观影机制中蕴藏着镜像结构;但是齐泽克对于电影的偏好可以追溯到他青少年时代的观影经验。他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他与父亲关系不好,父亲想让儿子成为一名经济学家,而齐泽克把时间花在读哲学书和看电影上。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国家能看到西方电影呢?原来当地有个习惯,电影公司把西方电影的一个拷贝保留在当地大学档案馆里。齐泽克曾回忆起那对他们简直是奇迹的实验电影院。“我们自由地观看好莱坞电影,欧洲艺术电影,每天一、两部,一周五天。”
他最著名的成就在于利用拉康重新读解大众文化。从齐泽克著作的名字就可以看到拉康的影子。1997年,他编辑了本书,名字叫《虚幻的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