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维度中的后现代主义
—————现代启示录:维纳斯与小便器
当代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世界3”理论。它在通俗的意义上是说,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灭亡后,那些体现人类创造力的精神产品———世界3,如某些书籍、艺术品或一间图书馆,被后来新生的人类所发现,它们就可能会被释读,并借此通过世界2(人们的主观精神)而作用于世界1(物理世界)。因此,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后的精神产品,都具有相对的自主与独立性。人们承认理论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但它们还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一种理论在客观上还可能产生迄今为止没有想到的理论。人们可能终有一天会发现这些推论,而发现它的意义和发现一个迄今不知道的植物或动物一样。所以,可以说世界3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而一旦存在,它们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生命。
我们可以走进一个剧场,假设剧场正在上演一部取材于不同时代两个事件的四幕现代寓言剧。该剧的结构是把每一事件重复两遍,情节与表演完全相同,只是变换舞台背景,由四位批评家在每一幕间时作出简短的评价。
第一幕:(事件一)
背景:19世纪,希腊米洛斯岛,春天。
农民波里斯和他的儿子在地里耕作,忽然发现前面有块地面塌陷,现出一个深深的洞穴,当父子二人小心翼翼的走进洞中后,发现了一座美丽的祭坛。祭坛上还有一座洁白晶莹的大理石雕像,壮丽辉煌。这消息不胫而走,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领事出高价收购,农民父子欣然同意。一名法国海军少尉也闻讯赶来洽谈交易,并且达成协议。不久,村里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派,也前来参与这桩买卖。正当雕像装车,准备启运给希腊王子时,海军少尉气愤的来找农民交涉。可就在这时,法国军舰已经来到,封锁了港口。由于农民波里斯在三方之间造成的矛盾,一场由上百名水手和水兵参加的武斗发生了,雕像也被人从车上推落,脚部被碰掉一块。最后,法国人得到雕像并运回国内。当它运抵巴黎时,举国欢腾,许多人竟为之流泪。这座雕像,即著名的古希腊雕塑“断臂美神”维纳斯。
幕落之后,批评家会怎么来评价呢?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大师康德漫步登台,侃侃而谈:
审美的对象都是个别事物或个别形象显现,所以审美判断在量上都是单称判断。一般单称判断都不能显示出普遍性,而审美判断却不然,它虽是单称判断,却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旁人也会觉得美。雕像维纳斯就是一例,人人为之倾倒。
老人顿了一下继续说:
但是这种普遍性不能来自概念,因为不能由概念就转到快感或不快感。艺术的任务不是提供对象的知识,它与真理是不联系的,因而它也没有真理''''''因此审美判断既然在主体意识中不涉及任何利害计较,就必然要求对一切人都有效。这种普遍性并不靠对象,这就是说,审美判断所需求的普遍性是主观的。
这时台下有人问:
是对象使我们感到快感而后对它下审美判断呢?还是我们先对它下审美判断而后才感到快感呢?
哲学家有些激动的说: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与审美判断力的批判是一把钥匙,所以值得聚精会神的去探讨。这一方面的工作,我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已做过了。概而言之,人类在认识功能上有一致性,所以在认识上也有一致性。我们人类具有“共同感觉力”,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老人最后把手挥了一下,好象要从身边赶走什么似的说:
农民波里斯是个有残疾的人。
康德走下台。灯光转暗。
第二幕:(事件二)
背景: 20世纪20年代,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大厅。
法国现代派艺术家马歇尔.杜桑在展厅中放置了一只他在垃圾堆里捡出来德生产于1917年的陶瓷小便器。他在器壁上签名“MUTT1917”,作品名称《泉》。展览开幕不久,观众就由吃惊和不知所措而变为愤怒,他们当场捣毁了这件“渎神”的“雕塑”'''''''
紧张的博物馆负责人问杜桑怎么办?
杜桑并没有像以前的艺术家那样沮丧或号啕大哭,而是平静的说:
拼起来就行了。
最终,〈泉〉成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值得骄傲的经典藏品之一。
幕落。
当代批评家,艺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大步走上前台。
杜桑这一作品的意义在于他企图摆脱一切古代传统的重荷,无论是社会的或是艺术的。但他不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用垃圾制造绘画或者把便池之类污秽的东西抬高到艺术的高贵地位——这就是革命本身!而不是手段!
里德先生一边讲,一边有力的挥动着双手。
这些行动看起来是可笑的,但不要忘却他们应该完成的任务的重要性——打破艺术的一切因袭的观念,从而彻底解放视觉的想象。
“对于命题的鄙视”,就包含着对于美学范畴的鄙视。因为按照杜桑的观点,维护艺术作品的任何价值判断便形成了命题。这种反审美主义足以说明后来许多现代主义运动的特点。
故此,我认为艺术比经济学或哲学更为重要。艺术是检验人类精神幻象的直接尺度。这种幻象一旦为社会团体所接受,就有可能发展成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