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617|回复: 1

[转帖]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杀伤力(纪念老女人的谢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6-8-10 0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刘雪枫blog上的文章,转来一下:

    德国女高音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已经是那个早已消逝的黄金年代留给我们时代的惟一活人了,要不是她在几年前出版了自传,许多人没想到她仍健在。她的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似乎也在努力让人们将她风华绝代的容貌和声音保存在永久的记忆中,“女神”是永远不会老的。但是,她在去年底,刚刚度过了90岁的生日。

我听施瓦茨科普夫的录音始于15年前,当时看了一本香港出的音响类杂志,里面有印着施瓦茨科普芙玉照的唱片封面,立即惊为天人,以为即便是好莱坞最高贵美艳的明星都无法在气质上与之相比。正好那个时候赶上我购买CD“不要命”,每月发到手里的工资一两天就全部变成CD,剩下的日子就是到处蹭饭吃了,“紧衣”是肯定的,但“缩食”倒未必。

言归正传,自从第一眼“见”到施瓦茨科普夫,就“发誓”要赶紧买回她来。最先到手的是雷哈尔的《风流寡妇》和舒伯特、理查·施特劳斯和沃尔夫的艺术歌曲,前者作品并不喜欢,所以这套播放时间很短的正价版唱片至今也没有完整听过,只是封面上的施瓦茨科普芙是她所有照片里神态最妖冶魅人的,每次瞥上一眼都要怦然心动啊。倒是施瓦茨科普夫唱的德奥艺术歌曲我听得较多,不过直到今天看来,她的演唱也并无太多过人之处,至少在修养和修饰性方面根本无法和洛特·雷曼、伊丽莎白·舒曼以及莱宁、弗拉克丝塔、迪拉-卡萨等人相比,甚至在声音的宽广度与质感上也比不了年轻一辈的昆杜拉·雅诺薇茨。但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声音已经很少了,特别是录音效果能够达到满意的,对于声乐的录音来说,音响效果直接关乎到声音是否失真。在这一点上,施瓦茨科普夫赶上了好时代,而且相对其他歌唱家来说,她的录音机会更多,因为众所周知,她的夫君就是战后古典音乐录音领域的主宰瓦尔特·莱格,这同时也保证了给施瓦茨科普夫做伴奏的都是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埃德温·菲舍尔、杰拉尔德·穆尔、加利埃拉、朱利尼、马塔西奇、塞尔这种级别的人物。他们保证了乐队和钢琴伴奏的水准,在精神性和华丽高贵的气质方面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据我所知,在中国的爱乐者圈子里,把施瓦茨科普夫当作“梦中情人”的不在少数,当然也有“才大于知”的人因为施瓦茨科普夫也曾经是希特勒的“梦中情人”而不依不饶,大加挞伐。不过从莱格年代开始,EMI唱片公司靠施瓦茨科普夫赚得盆满钵满却是事实,几乎每隔一段时间,EMI都要出版一下稍微换换面孔的所谓纪念专辑,不管是什么形式,只要是关于施瓦茨科普夫的唱片,就一定要用她来做封面,惟一例外的是塞尔指挥伴奏的菲舍-迪斯考配唱的马勒《少年神奇的号角》,封面用了一幅油画,但是到了日本版,还是上了施瓦茨科普夫的照片,为了这张少见的照片,我重复购买了这张“日本版”。

细数我所收藏的施瓦茨科普夫的唱片,有时真感觉像是患了一种强迫症,其实到后来她的录音已经很少听了,因为同样曲目唱得比他好的大有人在,即便偶尔听听她唱的理查·施特劳斯《最后的四首歌》和马勒《少年神奇的号角》,感动之余也免不了这样的思路:上帝真是把所有的恩赐都给了她,容貌与气质的美都达到极致,还让她来唱这么伟大的作品,这样的奇迹当真是空前绝后了。在我看来,施瓦茨科普夫的美已经到了超凡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所以即使我一直觉得她的音域很窄,共鸣也不好,高音发紧吃力,声音的富余从容度都有问题的时候,她的歌声仍然有一种令人销魂的魔力,既有恍若隔世之感,又觉得那么触手可及。

我至今没有看到过施瓦茨科普夫在表演歌剧时的舞台形象,甚至实况录音也较少听到,这使我每次听她的唱片时都不免产生一点疑问:到了1950年代以后,也就是瓦尔特·莱格完全掌控EMI时期,施瓦茨科普夫是否就生存在唱片之中?除了1950年代的萨尔茨堡歌剧制作和艺术歌曲音乐会,她还在歌剧院登台吗?我真的是很喜欢她演唱的《菲德里奥》中的玛泽琳娜、《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诺、《唐·乔瓦尼》中的爱尔维拉、《女人心》中的菲奥迪丽姬以及他最负盛名的《玫瑰骑士》中的元帅夫人。这些角色都像是为她天造地设,只需听录音和看剧照,就已经觉得她是最理想的扮演者了。

EMI从前年开始,陆续发行一种以“THE VERY BEST OF……”为题目的系列歌唱家专辑,一套两张,播放时间大多接近极限,曲目选择非常有讲究,确实无愧“VERY BEST”之谓。这套施瓦茨科普夫专辑,对于她演唱最好的作品,应当没有遗漏,特别是她最拿手的歌剧角色,重要的咏叹调都收进来。当然,《最后的四首歌》直选两首,未免有不过瘾之憾,不过《少年神奇的号角》一首不选,倒省去藏品中曲目重复之虞了,有哪位爱乐者手里还没有这张唱片呢?就两张唱片评价而言,第一张引人入胜之处要好于第二张,等于是“最好的”当中的“最好的”,有了这张唱片,我就不用再去打开各种“全剧”套装只为了想听一两首歌了,而这套唱片的说明书里还有5幅施瓦茨科普夫最美的照片。看看照片,再听她唱的贝多芬、莫扎特和理查·施特劳斯,没有人能够躲过她的征服!不信?谁来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0 1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伊丽莎白·舒瓦茨科普夫



奥地利当地时间 8月3日周四凌晨,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伊丽莎白·舒瓦茨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在家中安然去世。这名被誉为“宇宙间最完美的女高音歌唱家”,这位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德语歌剧、艺术歌曲领域驰骋最久的“女皇”,终于走完了她漫长而曲折的一生,享年90岁。她的去世,标志着德国派系美声唱法一个时代的终结。


舒瓦茨科普夫1915年末生于波兰,后一直在德国学习声乐艺术及发展歌唱事业,她对德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擅长演绎莫扎特和理查·斯特劳斯歌剧中的角色和演唱德国艺术歌曲,她的音色富有光泽、声音灵巧且不乏力度。由于与同在EMI唱片公司签约的、擅长演绎意大利作品的“歌剧女神”玛丽亚·卡拉斯分庭抗争,于是被公认为“在艺术歌曲方面无人能与其匹敌,在歌剧方面可与卡拉斯媲美”。



当然客观地说,直到今天,业界普遍认为舒瓦茨科普夫的演唱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但是,在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声音本来就少,特别是录音效果能够达到满意的。在这点上,舒瓦茨科普夫就非常幸运,相对其他歌唱家来说,她的录音机会更多,因为她的丈夫就是战后古典音乐录音领域的主宰、英国EMI的老板——瓦尔特·莱格(Walter Legge)。这种牢靠关系保证了舒瓦茨科普夫的合作者都是富特文格勒、卡拉扬、菲舍尔、摩尔、乔治·塞尔这样级别的人物,他们保证了乐队和钢琴伴奏的水准,这对歌唱明星在精神性和华丽高贵的气质方面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当我第一次被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见到了唱片封面上仪态优雅的舒瓦茨科普夫,和许多年轻乐迷一样,我迅速被她逼人的气质和耐人寻味的美貌所折服。《最后四首歌》是一部精心编织的色彩斑斓的后浪漫主义作品,每一个音符使得人声和乐器间的关系都像针线般丝丝入扣。尽管我听不懂德语歌词,但舒瓦茨科普夫却把一位末路老人的“弥留”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声音宛如幽谷清泉一样缓缓流淌着。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已经有很多回味的空间——浓郁的诗意、精美的音乐表情,而舒瓦茨科普夫所做的只是安静、认真地唱出纯粹的声音。于是,显得没有渲染的张扬,只是平静的激动。





她就是玫瑰骑士

一提到舒瓦茨科普夫这个长长的名字,有一张画像立刻映入我的脑海: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中的玛莎琳公爵夫人。该版本由卡拉扬指挥爱乐乐团与合唱团伴奏。这张照片是舒瓦茨科普夫代表此生最高荣誉的剧照——高贵的气质、华丽的戏服、丰腴的体态、勾人的眼神,以及一对彻底征服男人的颤悠悠的耳环,塑造了这样一个德国最高阶层的女人形象。1948年,舒瓦茨科普夫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次出场扮演该角色,一举成名。此后玛莎琳公爵夫人便代表了她个人形象。可以说,人们喜欢的不仅是舒瓦茨科普夫清澈的声音,还有她高贵的美。这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歌剧作品中最受大众欢迎、演出次数最多的成功之作,而让这部作品广为流传的唯一原因便是由于舒瓦茨科普夫的演绎,于是她名正言顺地成为了《玫瑰骑士》的玫瑰骑士(保护人)。当然,该角色也是舒瓦茨科普夫本人的至爱,1971年在布鲁塞尔她最后一次登上歌剧舞台,也是饰演该角色。



从1938年第一次登上柏林国立歌剧院的舞台饰演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中的一个小角色,到1971年光荣告别歌剧舞台,舒瓦茨科普夫有整整33年的舞台演出经历,由于她的貌美被人们牢记,而在业界让人惊叹的,却是她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名在一部作品中饰演两个角色的“百变形象”,她还因此用了另一个名字——Maria Helfer。



不过,舒瓦茨科普夫还有一独门秘技,使得她在歌唱界的地位超过了玛丽亚·卡拉斯——演唱艺术歌曲,特别是沃尔夫、舒伯特与莫扎特的艺术歌曲,被誉为“二战之后诠释德国艺术歌曲的首席女高音”。德国艺术歌曲并不像拿波利民歌在意大利那样在德国人人能唱,它对声乐演唱的要求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歌剧中的花腔。尽管在56岁的时候结束了歌剧舞台生涯,舒瓦茨科普夫却依然坚持着对艺术歌曲的热爱,连续6年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并依旧保证着自己唱片的高销量。其实,这也是他对青年时期的追忆:20岁的时候,她曾立志成为一名次女高音并师从相关教授,但是她的母亲却极力将爱女的念头转向更高难度和挑战的花腔女高音。





名噪一个世纪的纳粹首席女歌手

舒瓦茨科普夫被人们熟知并不仅仅是因为拥有银铃般的嗓音,如此美貌的体态和高贵的气质加上能让人着魔的精神感召力,已经足够将她视为人类的幸福。而在德国和英国,她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却其与纳粹的关系。在德国,作为前纳粹党员的艺术家并不少见,所以她的名声不会因其曾欲或曾加入纳粹党这一页而被抹黑。但是在英国,她的日子却不好过。1953年,她与唱片大亨瓦尔特·莱格喜结良缘并加入英国国籍。尽管她始终辩解自己申请加入纳粹只为了能继续在德国登台,最终她也并没成为纳粹一分子,不过直至上世纪末,尽管舒瓦茨科普夫受到了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的代表平民最高荣誉的(第二等)高级英帝国女勋爵(DBE),但却仍未能完全得到英国人民的认同。



对舒瓦茨科普夫的纳粹党性,至今也是人们热衷的话题。作家阿兰·约夫森曾在《纽约时报》上刊登自己对舒瓦茨科普夫的分析,他把第三帝国对她的影响分析得非常透彻。不过换句话说,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任何人,都会受到纳粹的影响。1982年音乐史学家奥立佛·拉特科波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文中提到“舒瓦兹科普夫在1940年1月26日提出了纳粹党入党申请,并于3月1日被批准入党。”《纽约时报》甚至嘲弄她为“Nazi-Diva”(纳粹首席女歌手)。而舒瓦兹科普夫刚开始提出声明说:当时她是为了自己不至于像其父亲那样被禁止职业所制肘,才提出了申请,但申请并未受批准。



而在1983年1月舒瓦茨科普夫在接受《泰晤士报》的一次采访中,她起先否认了自己的入党行为。但当记者拿出证据之后,她就改变了口供。尽管舒瓦兹科普夫承认了入党的事实,但是她称自己并未从党员身份中有所求: “那就好像加入一个工会,无为其他,只是为了得到一份工作。”后来还有新的发表物指出,舒瓦兹科普夫的纳粹史甚可追溯到1940年前,理由是她在党庆祝会上演唱过,战争期间在武装党卫队前也作过露面,甚至还有猜测她参与了戈培尔的帝国宣传部的工作。



对于舒瓦茨科普夫是否主动加入纳粹党的争论至今还在延续,在她的诸多回忆录中,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人说是她的父亲建议她加入,有的人是说当时她像富特文革勒那样受到生命威胁,有人也说她像卡拉扬那样是主动要和纳粹靠拢……对德国歌剧颇有研究的刘雪峰在自己的blog上对舒瓦茨科普夫的一生做如下总结:“上帝真是把所有的恩赐都给了她,容貌与气质的美都达到极致,还让她演唱这么多伟大的作品,这样的奇迹当是空前绝后。舒瓦茨科普夫的美已经到了超凡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即使我一直觉得尽管她的音域很窄,共鸣也不好,高音发紧吃力,声音富余的从容度都有问题,但她的歌声仍然有一种令人销魂的魔力,既有恍若隔世之感,又觉得那么触手可及。”我再加一点,她活了整整90年,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世界人民的耳朵,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对她是否有纳粹身份进行评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