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故纸堆图文库
1949年10月,大陆照相机存数约2万部,和1945年前的约3万部,三十年代的约5万部呈梯阶状递减。其原因分别为:外战内乱引发的外资撤出,富人流迁,国民党入台。
(因资讯搜索难以进行原因,在本题纲内照相机数量只为预估数,这一数据在完成稿里会有变化。也请熟悉相关情况的朋友不吝赐教)。
照相机数量变化可以说显而易见,功能变化则是一个值得长期琢磨的问题。
1:私人生活几乎全面退出镜像
根据本人翻阅过的几万张1949年前后老照片题材比对,1949年前照片大多为记录私人生活,此后则大多用以记录组织起来的“民间”活动,比如历次政治运动中人民群众激情高涨之类。
2:转型为宣传工具的照相机被垄断使用
除一些不得不保留的照相馆外(还有部分特殊人群须照片证明身份,包括平民结婚),散落在外的照相机通过收缴等多种方式达成垄断,还有相当的数量为军政人员掌握(还有极少量的"民主"人士)。和上世纪年代初“统购统销”一样,本来以经成为一部分人生活资料的照相机被统筹使用了。
1949年后,掌握并在户外使用照相机的主要是宣传部门。
3:哪些可以拍照,哪些不许拍照从此心领神会
(照相机功能变化其实从延安已经开始,)一位老摄影家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一次部队摩托车比赛时的拍摄经历是这样的,当看到一位选手在弯倒上侧身骑行,这位早年组织过新闻摄影研究团体的摄影人本能地按下快门,谁知这位骑手不慎侧翻。这时立刻就有人过来收缴他相机里的胶卷,第二天,这位摄影家还为此写了检讨(《吴寅伯摄影作品》)。
4:百姓活动受限
5:流程监控,如冲印,送审等限制
相机功能改变在当年数量有限的杂志上得到充分反映,比如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建水库的大堤上红牌招展,群情振奋,这些都有照片为证,而同时发生的饿晕了的民工被和沙包一起填入大坝内的惨状却没人敢收入镜头。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历史很偏颇的选择了留存下来的资讯,我手头很多"假相"照片,我很长时间对它无所适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