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4-19 0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书上架2006年3月
3.关于列斐伏尔早、中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的研究
在波斯特看来,《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实际上还尚未真正将马克思的哲学引向一种 日常生活批判的现代性社会学,而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作了逻辑的分析与揭露,特别是对意识形态异化现象进行了 深入的批判。在第二卷中,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一般框架,放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将日常生活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一个新 的“平台”,并且日常生活这个“平台”已经处于比生产更重要的主导性的位置上:日常 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工厂车间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日常生活扮演了过去“经济”的 角色。它具有统治地位,这是新革命的源泉。因为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化的一个 重要部分,一个压迫的核心地区。 谢尔兹详细地讨论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前后变化与差异。在列斐伏尔的早期著 作《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中,日常生活仅仅是沉闷单调的每天生活现实,它终究要被一种 革命的、非异化的社会生活所取代。经过近40年后,在他的系列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中 ,日常生活又呈现为一种抵抗与更新社会生活的基础,可以作为神秘的灵机(瞬间)与非异化 的在场来揭示——就像阳光穿透层层云雾: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如同层层乌云,而瞬间的在 场则似耀眼夺目的灿烂阳光。瞬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拯救:“日常生活=单调性÷在场的瞬 间”。在谢尔兹看来,把日常生活作为每天生活来理解,并同卢卡奇、海德格尔、列斐伏尔 这些理论大师们所说的那些琐碎的“日常性”区别开是十分重要的。从《被神秘化的意识》 开始到《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始终研究着这样一种琐碎乏味、单调无奇的日常生活。 在列斐伏尔看来,发现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发现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
伽丁纳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与《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这两本书之间的区别,即相对集中地研究与评述了 列斐伏尔的前期日常生活批判与后期日常生活批判之间的明显区别。总体来说,列斐伏尔在 《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 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也相对悲观了一些。在第一卷 视 野中,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 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 革命的策源地。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则认为,在现代社会初期,日常生活还是一个 被忽略的、因而放任自流的边缘化领域,而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则被全面地 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日常生活成了资本主义统治与竞争的主战场, 而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 ,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在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被技术理性、市场交换所入侵,被传播媒体的符码化统治体制多 重性地殖民主义化了。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交换价值超越、脱离使用 价值的社会,一个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日常生活而生产的社会,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 中生活意义消失、现实参考系统消失的异化现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人们所生活的日常生 活世界便是一个漂浮着各种符号的神话般的世界,一个语言变成了纯粹视觉刺激、而没有任 何确定性意义与对应的人文意义的世界。这就是说,语言不再是表意现实的一种象征符号, 而是独立的自我生产与复制的能指系统与符码系统。多种面孔的符号与象征已经被抽象普遍 的符码所取代。前工业社会中所常出现的人们对自然统治、对暴力统治的直接恐惧不见了, 但人们今天则生活在一个你根本无法逃脱的符号化、体制化、抽象化、匿名化、功能化统治 时代,一个不再有具体恐惧、因而是恐怖普遍化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列斐伏尔才始终坚持 ,今天的社会解放一定是总体性的而不是某个领域的(如经济的或政治的、文化的),一定是 日常生活的节日化、艺术化与瞬间化。
二、关于晚期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与城市社会学理论问题的研究
目前西方所接受的列斐伏尔已经不再是那位研究日常生活异化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而是一位研究空间与城市问题的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后现代批判理论家。
考夫曼和列巴斯认为,目前法国学界侧重于从城市社会学角度来接受列斐伏 尔,而英语国家则倾向从空间理论、地理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方面来接受列斐伏尔。也就 是说,法语学界认为列斐伏尔的主要著作是《城市的权力》一书。而英语学界认为列 斐伏尔的主要著作是《空间的生产》一书。两位编者倾向将列斐伏尔视为城市社会学 家 。在他们看来,列斐伏尔在《城市的权力》等著作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 城市化,突出了城市化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列斐伏尔看来,城市化与工业化 并不是同质的、而是矛盾的双重的过程。工业化最初是以破坏城市化为前提的。工业化是增 长的、经济的过程,而城市化则是发展的与生活化的过程,因此不能用工业化代替城市化。 列斐伏尔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目的是要瓦解传统的理性主义或者柏拉图式的哲学理想国对 城市生活的同质化设计与控制,重建一种差异性的空间乌托邦。
与考夫曼和列巴斯的倾向有所不同,谢尔兹认为,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 也许是不断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现代日常生活问题,但他目前对西方思想界影响最 大的方面却是对“社会空间”的发现。“列斐伏尔不断地将自己的最初的日常生活概念译解 为一个空间与城市领域内的范畴。”列斐伏尔最重要的贡献是将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从时间移 向 空间。美国著名的左派地理学家戴维·哈维在《空间的生产》一书英译本后记(列斐伏尔,1 991b)中指出:通过1968年的历史事件,列斐伏尔认识到了城市日常生活状况的重要意义— —它是革命激情与政治的核心。这种看法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只关心工作场所的政治问题的狭 隘视野是对立的。对于列斐伏尔来说,空间不是通常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一 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不是一个同质性的抽象逻辑结构,也不是 既 定的先验的资本的统治秩序,而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空间性不仅是被生产 出来的结果而且是再生产者。马克思仅仅看到一定空间与时间制约下的物质生产,而没有看 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更是一个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空间的“自我生产”过 程。列斐伏尔非常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借鉴马克思的生产方式 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他将迄今为止的空间化历史过程理解为如下几个阶段:一、绝对的空 间——自然状态;二、神圣的空间——埃及式的神庙与暴君统治的国家;三、历史性空间: 政治国家、希腊式的城邦,罗马帝国;四、抽象空间:资本主义,财产的政治经济空间;五 、矛盾性空间: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与地方化意义的对立;六、差异性空间:重估差异性的 与生活经验的未来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