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这两天,照例会有很多人谈起Nirvana,今年大家都去看“滚石”,好像不去看的也会照例纪念纪念。
从前有很多人反对纪念,说是纪念的人根本就没明白Nirvana音乐的意义,是把他当成一种标签云云。我倒一直觉得Nirvana又不是谁家的私产,就许你听不许别人听啊?至于是不是有人把他当标签,那自命比别人更懂得Nirvana,不也是一种标签?小孩子没听懂它也穿一件T恤,也是人家的权利。因为他们而放弃Nirvana,更有点好笑,反正我不会因为周杰伦提到萧邦,就放弃那么美妙的夜曲。
柯特·科本(Kurt Cobain)也骂过那些不明白他歌曲含义的傻大个儿们,他有这个权利,不过说实在的,骂了也没改变什么,他对人的改变,还是靠他的音乐、他的歌声。
去年有幸见过Nirvana的贝司手奎斯(Krist Novoselic),觉得以往对他的敬重完全值得。在所谓柯特被谋杀的说法一直阴魂不散的今天,他曾讲到他与柯特的最后一面。
当时按照事先的约定,奎斯去接柯特,让他飞到洛杉矶去戒毒。但柯特显然不想去机场,在去机场的车上,他一直在又哭又嚷。在半路上,他甚至打开车门想跳下去,奎斯吓了一大跳,但幸亏他手长,揽住了柯特,但车子还是突然转向,差点出事故。好不容易到了机场,柯特打死也不往里走,奎斯只好像校长揪无赖学生那样揪着柯特的领口往里拖。在入口处,柯特突然照着奎斯的脸来了一拳,想一跑了之。奎斯一把扭住了他,两个老朋友在众目睽睽之下你一拳我一搡地打将起来,就像他们家乡街头的醉汉。在终于挣脱奎斯的双手后,柯特大叫“去你妈的”,然后消失在人群中。
奎斯一个人开车回西雅图,一路上泪流不已。
那天之后,奎斯就知道他再也不会见到他的老朋友了。
1995年,痛定思痛的奎斯成立了“艺人与音乐促进政治行动委员会”,成功维护了西雅图音乐家和演出场地的权益,推翻了一项限制青少年跳舞权的可笑法例,在西雅图反世贸的行动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
奎斯谈到一个观点,现在的政治生活中谎言太多,青年人想要寻找真相,结果在玛丽莲·曼森那儿找到了。
他不太愿意再谈太多过去,但他为之骄傲的Nirvana,是曾经为同性恋权利、为促进青年参与投票、为波斯尼亚妇女出过力的Nirvana。他今天的精力,也都放在了选举制度的改革上。
因为他不相信谩骂。体制从来不是被骂倒的,社会的进步也从来是靠各种不起眼的努力完成的。他相信行动。他相信青年也能在玛丽莲·曼森之外找到真相。
相信行动,才是Nirvana的真正遗产。但是,行动有无数种,奎斯的政治和鼓手戴夫的音乐都是行动。办媒体也是行动。柯特曾经痛骂《滚石》,可是回头梳理,《滚石》的访谈是他最精彩的访谈之一。
碰巧的时候,连花钱都是行动,你只要看有多少貌似坚固的体制是被商业机器推垮的,就知道相对于顽劣的官僚,相对于腐朽的文化,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也是力量,就像当年,几个年轻人因为小孩子们愿意花钱买他们的唱片,就把高高在在上的米高吉逊啥的全部送进垃圾堆。
虽然我知道他不缺10美刀,我还是坚持花钱买下奎斯的书,就像我坚持花钱买祖咒或颜峻的唱片,我敬重行动者,我敬重超越抱怨的人。当然我坚持一点点散播不被体制认可的观念也是行动。同谩骂相比,这类事来得不够高姿态,不够过瘾,不够激进,甚至不足以被清晰辨认,但假以时日,或许更加有效。就像乡下出来的几个年轻人,曾经在资本主义的唱片体制下,改变年轻人天天听到的声音。他们发出过的声音也会消失,但在那些声音之后,一切声音都不再是原来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