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wisconsin的博克
三十一年后,当 Joni Mitchell以爵士歌手的姿态,重新诠释包括自己创作在内的经典情歌,发行「Both Sides, Now」时,早已是享誉全球的创作全才,甚至,摇滚乐史上的灿烂巨星。她的作品历久弥新,从不随时间消逝而减损光芒。同她的创作一起成长的歌迷,无论世代,均可从她极具个人风格的创作中映照出自己个别的身影,从那些被叙说的歌词,弹奏的音符,还有那人间罕有的优美高音中,深刻地承受生命中情感的份量。
英国喜剧电影「爱是您,爱是我」( Love Actually)中,被办公室女秘书勾引,弄得心猿意马的丈夫,在圣诞节前夕,心怀鬼胎地讽刺老婆喜欢听Joni Mitchell歌曲的原因是:「她的作品是情感教育的教材,让冷感的太太重拾热情」,而背景音乐则是Joni异常忧伤的圣诞节歌曲「River」(同一首曲子也曾在「电子情书」You ' ve Got Mail一片中被女主角提及)。那孤寂的钢琴伴奏,空灵哀伤的女声,像在河上盘旋,末了配上一小段「Jingle Bell」,简直是忧郁灵魂遇上年节盛事时,用来舔舐心灵伤口的良药。尔后,当太太满怀期待地拆开先生送的礼物,却发现不是原先想象的昂贵珠宝项链,且惊觉先生可能有外遇时,一时难以控制情绪,跑回卧房痛哭。这时片中播着「Both sides, now」一曲,它述说着感情的期待与失落,Joni Mitchell那数十年来,早已被香烟熏哑的嗓子,缓缓吟唱着爱与背叛的故事,弦乐衬底的伴奏中,Wayne Shorter的高音萨克斯风,淡淡几笔,全然展现了另一种成人感情世界中,世故又带苦涩的况味。
关于爱的失与得,关于生命灿烂与黑暗,关于祸福相倚的人生哲学, Joni Mitchell恐怕早已了然于胸,比我们任何人都还更早领悟。她九岁就罹患小儿麻痹,脊椎扭成「撞毁的火车车厢」形状,从此不良于行。愤世嫉俗的她,质疑上帝的存在,决意我行我素,立志要活得比别人加倍精彩。她抽烟,弹吉他,作曲作词,上艺术课,学画画,活出所有六○年代长大的北美女性知识青年的梦想:批判社会,拥抱理想,歌颂那曾有过的革命火花。
如果妳曾像我,花一整个早上的时间审视「 Court and Spark」黑胶唱片封面,沉思于这一幅难解画作的意境中,或许妳也可以体会,Joni在这张比手掌略小的插图,刻意留下了一个谜题。抽象的水彩素描中,右边是山谷与色彩缤纷的平原,而左边乍看之下,像是展开来的白色布廉。一瞬间,那席白色布廉隐隐缠起的淡蓝阴影,幻化成一个背对「镜头」的女孩/女人,与一双抽象的手,紧紧地拥抱。
在那拥抱中,弥漫着不舍与挥之不去哀愁。然而,仔细听完整张专辑,妳会发现这张唱片的封面与曲子的整体调性,产生了一种吊诡的分叉,(而非对立)。即使像「 Raised on robbery」谈赤裸裸的一夜情,或是「Twisted」述说着精神分裂的状态,从编曲的角度来说,「Court and Spark」仍算是一张相当轻快的专辑。迥异于先前的空心吉他或钢琴伴奏,「Court and Spark」已经脱离民谣风,而朝向流行乐中,较为繁复的编曲手法迈进。虽然这不能算是一张爵士专辑,但却有多位爵士乐手参与,如澳洲来的小号手Chuck Findley(他也是「澳洲爵士春秋」电影配乐的作曲与演奏者),老牌贝斯手Max Bennett(在伯利恒有若干作品),跨爵士与流行乐的吹管能手Tom Scott等。
在这些乐手的协助下, Joni Mitchell制作「Court and Spark」时,不仅在歌词写作方面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在专辑整体的音乐性方面,更臻于成熟阶段,单以「Help me」一曲为例,在这首轻快的情歌中,电子吉他,贝斯与鼓,再加上制造一点趣味效果的电子琴,无论是和弦编写或是音乐的层次感,实在已经无可挑剔,说这是一张Joni Mitchell个人的分水岭专辑,让她从单纯的民谣风迈向更复杂的跨界音乐,实不为过。
为什么我会说「 Court and Spark」的封面与专辑的整体音乐调性,产生了一种吊诡的分叉呢?所有的Joni Mitchell歌迷应该都知道,一九六五年时,就读艺术学院的Joni Mitchell感情受挫,一贫如洗,不得不把八个月大的亲生女儿送人,而她身边的亲友,包括双亲在内,并不知道她已经产下一女,当然也无从追寻孙女的踪迹。
不过短短数年,她陆续发行的概念专辑却让她名利双收,直至「 Court and Spark」时,Joni的个人成就几乎已达顶峰。然而,这戏剧性的变化,并没有抚平Joni Mitchell身为女人的,强烈的失落与罪恶感。「Court and Spark」封面上这一张笔触朴拙的图画,或许正透露着Joni思念之苦。毕竟加拿大严格的领养制度,让生母与认养家庭完全无法得知彼此的身份与下落。直至九○年末,Joni Mitchell公开寻找女儿,才在热心网友的协助下,与三十余岁,居住于多伦多的女儿破镜重圆。
对照母女大团圆的快乐结局,我们就不难想象,在「 Court and Spark」封面中,那抱紧不放的手,那往下绽放的布廉裙摆,或许反映了Joni Mitchell曾有的痛楚。那山谷与平原,是家乡?是憧憬的乐园?还是Joni不堪回首的往事?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她身为一名才华洋溢的创作人,受到歌迷,媒体与票房的肯定,Joni Mitchell仍必须面对自己身为女人/残障者/母亲的多重身份与随之而来的困境,并承受自己无奈抉择后的苦果。令人不忍的是,Joni Mitchell刻意藏在「Court and Spark」封面图画上的玄机,竟然要等到九○年代末期,已经五十余岁的她,开始为多重硬化症所苦,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公开寻找女儿之后,才为世人(或是,像我这样的好事者)所理解。
人生的分叉路口何其多,每次的抉择都有可能痛彻心扉,却也是成长的契机。 Joni Mitchell才华如此洋溢,也曾遭受贫病折磨,却在音乐与画作中绽放出淬炼之后的耀眼光芒。回眸望去,那张小小的水彩画,一边是对于美好田园的期待与努力,一边是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分离与哀愁,「Court and Spark」映照出的人生,不专属于Joni,而属于所有努力过活的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