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343|回复: 3

《蓝调百年之旅》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9-28 2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当以《出租车司机》而享有盛名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告诉你“我只有在听到欧萨.特纳催眠般的音乐以后,才知道《纽约黑帮》的开场要怎么拍”,已经意味着这是一本不同于以往的私人化的“另类蓝调乐史”。本书是伴随马丁.斯科塞斯等七大导演拍摄的一系列蓝调记录片而诞生的一本图文书。撰稿人囊括了记者、作家、音乐家、编辑、学者、电影工作者等不同领域的蓝调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他们寻找到一条不同艺术的交汇点,他们寻找到一条不同艺术的交汇点,从而把问题代入一个更深刻的层次,“在摇滚乐和节奏蓝调背后的历史,在我们的音乐背后的音乐。每一条路径都指向同一个源头,这就是蓝调。”


全书包括总纲和总纲之下的七个主题,如同一桌七道菜肴的半美筵席,以不同种类的精致原料细心烹调,为读者提供关于蓝调——人类灵魂之乐的丰富诠释。

目录

前言
书写蓝调:过程
简介
蓝调一世纪
《圣路易斯蓝调》
《我们戴着面具》
《在我路径之处的石头》
《梦中布吉》
《你知道我爱你》
《囚犯谈论蓝调》
……


相关文章:
在蓝调里寻找不死的快乐
来源:南方都市报   
  
  前年九月底至十月初,美国公共电视为了庆祝“蓝调年”,以连续七天,每天将近两小时(含制作说明与相关纪录片)的大手笔,播出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担任总监制的七部纪录片,统称为《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斯科塞斯自己亲自执导了其中一集,而其他几集的导演则包括维姆文德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样的重量级导演。
  而这套纪录片还有一个副产品:一本名为《蓝调百年之旅》的书。该书以蓝调的百年发展作为开场白,根据《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铺陈出的故事框架,用多面向的方式来叙述蓝调传奇。除了有每集的导演自述拍摄心路历程外,还有各式各样与“蓝调”主题相关的文章,内容五花八门。
  这套DVD面市大概已经2个月,而《蓝调百年之旅》的简体中文版也在上两周面市了。《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的纪录片搭配《蓝调百年之旅》欣赏,对此类音乐的爱好者来说,无论是入门还是资深,相信都是一次美好的体验。 ——编者
  
  “天空变成灰白,大地也跟着变成了灰白,红色的原野变成淡红色,灰色的原野变成了白色。”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笔下一片苍凉的五月之白,时值美国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他的名著《愤怒的葡萄》堪称直刺资本主义心脏的“白色恐怖”。接着上面那段文字,六月的白又迅速地迎面而来:“空气稀薄,天色更加灰白;大地也一天比一天变得灰白。”幕天席地的凄凉,是活在底层的人的一床薄被。

  然而,除了白还有黑。除了白人还有黑人——他们不仅没有“无粮的土地”,连生命的权利都还在索取,在美丽的南方在饥饿的南方在死亡的南方,日子很轻易地被过成了逃难。只是生命的呼喊没有一味地变成寡妇的抽泣,少女的泪花,孩子的尖叫……还听得见,一把吉他切出的滑音,为那无尽无休的惨白补上鲜亮的红妆;一个人嗓子里串起的音符,为那皮包骨头的肉身支根可以依靠的木棍。
  
  来自苦难的布鲁斯

  在马丁.斯科西斯的纪录片《回家的感觉》里,一句著名但尴尬的名言再次脱口而出:“在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也拥有同样巨大的贫穷。”这并非悲天悯人伤春悲秋,这甚至不是真理而是常识,文化与贫穷这对健康父母产下的怪胎,受着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的罪。而诞生于美国的布鲁斯音乐,再也不仅仅是美国的——虽然这种音乐形式因为地表的高山河流而东西有别,但灵魂已经挖通了纵横世界的地道,在黑暗里相会、握手、撞击——取火取暖。而在文德斯的《人之乐魂》里,当布鲁斯之声在外太空独唱时,高傲而倔强的头颅请稍稍仰望一下,这不是神话和科幻,这是时间正在举办的仪式,像撕掉CD唱片外面的那层塑料薄膜一样,时间揭开斯坦贝克之白,换上属于自然的天蓝云白,在惊异于时间是怎么通过色标书找到布鲁斯蓝的时候,在感叹时间是如何尽力驱逐斯坦贝克白的时候,最好的时刻仍莫过于天边传来的质朴歌声,下起洁白的棉花雨。

  而这套《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除了《红色,白色和蓝调》因为讲述布鲁斯音乐在英国的影响,而缺少美国大地的镜头,其他的6部纪录片中,都可以看见被轻盈的棉花压弯了腰的黑人劳工——世界越是轻盈生命越是沉重,他们的生命衰老的速度比地表干裂的速度还要快,因为他们的胃像棉花那样轻,因为他们饿——矛盾让穷人劈着腿走路,忍受着被撕裂的痛楚。
  
  来自欢乐的布鲁斯

  然而,布鲁斯音乐大师桑.豪斯说:“蓝调只有一种,那就是关于恋爱中的男人与女人……”,也不止一个布鲁斯音乐家在这个系列纪录片里说:“我们很多时候歌唱的,都是女孩。”这是布鲁斯音乐最大的秘密和魅力所在,它并不是因为在音乐形式上的那种特有模式——早期的布鲁斯音乐,通常一首歌有12个小节——因为即便是找到了这12个小节,就像有的人虽然知道一年有12月也照样虚度一样,桑.豪斯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谜底揭开,也因为简单,常常会被忽略,被轻视,被忘记。

  布鲁斯,就是那个在痛苦与绝望里高歌快乐与希望的家伙,就是那个劈着腿被撕裂折磨但依旧晃动的家伙,就是那个被满世界驱逐仍旧一口咬住天际的家伙,就是那个一把搂住月亮胡亲乱吻的家伙,就是这样一些家伙,用吉他、口琴、鼓和贝司呼朋唤友,用脚板、巴掌、胸腔、口气抚摩灵魂还有大地,无一例外,摄影机的镜头都被一张张欢快的笑脸塞满,不断地塞满笑脸——眼泪只会让生命蒙羞,而笑容却让生命永远骄傲。诗人多多写过这样的诗句:“整个英格兰都容不下我的骄傲。”而这些闻布鲁斯而舞的人,也曾活在整个美国都容不下这样骄傲的年代。在《孟菲斯之路》里,不仅仅是黑人音乐家用布鲁斯音乐倔强地把骄傲铺满街道和空气,他们的领袖马.路德.金也在骄傲地向世界拿回本就该属于他们的土地、权利、尊严和香喷喷的早餐。马丁.路德.金骄傲地用最后的血浸透了整个孟菲斯,整个美国,而布鲁斯音乐还在继续地演奏,就像那些在葬礼上奏乐的人,他们纯朴地相信,借着这像蓝天一样的蓝调,可以把死者的灵魂放在上帝的案台上。
  
  来自回忆的布鲁斯

  蓝调大师罗斯科@戈顿在做了20年干洗店伙计以后重回孟菲斯,看着过去那条满是快乐与希冀的布鲁斯大街,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旅游观光胜地,难免感慨。他不是在怀念贫穷的大街,而是在牵挂快乐的生活今不如昔。罗斯科@戈顿的手并没有因为多年的干洗生涯而把自己的音乐细胞也洗掉,他仅仅只是站在一个看上去很廉价的话筒前,就用歌声将只会蜻蜓点水的游客干洗了一遍。离开孟菲斯不久,罗斯科@戈顿在自己的家中故去。

  生命的死亡无法避免,电影的煽情也在所难免。去年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奖颁给了扮演雷@查尔斯的演员,电影《雷》也让众人在雷@查尔斯的音乐故事里唏嘘了一把,但《钢琴蓝调》里,雷@查尔斯的真身更加动人,没有了演的成分,把布鲁斯钢琴的历史细说从头,他的故事与奥斯卡无关,而奥斯卡也只需轻轻一挖,就可以把布鲁斯矿里搞到值钱的原油,甚至不用井喷,也明白一锤子买卖下的丰饶。
  
  不仅仅是音乐

  虽然《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有七张光盘之众,但对于百年也只能是沧海一粟,那聚满繁星的星空,常常任由流星划过——就像第一个布鲁斯明星“铅肚皮”,永不能知道他的金曲《晚安阿瑞》在他死后一年成为全美年度金曲——“阿瑞,晚安/晚安,阿瑞/阿瑞放心睡个好觉/我会在梦里得到你/有时我住在乡下/有时候我住在城里/有时候我觉得还不如/跳进河里淹死……”很多年以后,Nirvana 乐队的主唱柯特@科本,他生前的最后一张唱片的最后一首歌,翻唱了“铅肚皮”的不朽金曲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文德斯的《人之乐魂》里,拍摄了许多如今活跃在乐坛的乐手和乐队对蓝调金曲的翻唱画面,那是在遥望的时间里互道珍重——因为他们不死!因为布鲁斯不死!因为音乐不死!因为生活不死!

  至此,这套纪录片记录的不仅是音乐。音乐!那是生活在歌唱——歌唱不死,并掀开棺木,在不死的琴弦或肋骨上,在战栗里,寻找快乐——不死的快乐。

  专题撰文:郭江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12-21 0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蓝调百年之旅》

配套的是一套电影。不知道哪有卖这套碟?出来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12-21 2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蓝调百年之旅》

DVD已经出版了,电影版做过介绍,你可以去找找

另外此书中提及的Blues音乐都非常好找,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或者你也可以听听波谱爵士以及早期的美国先锋派爵士,旧金山文艺复兴的那一批老黑都深蕴Blues音乐的精髓。

抑或者你可以去隔壁社区的经典摇滚版块找“欢喜陀”还是“彦彦”的帖子,里面有篇密西西比三角洲Blues音乐的讨论,里面有很多发骚友的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12-21 22: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蓝调百年之旅》

重访乡村布鲁斯艺人
文/孙孟晋

真正的乡村布鲁斯应该是单纯的、朴素的和心灵的,就像是射进黑夜的阳光,或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向遥远的与命运抗争的梦想。
最初接触到的布鲁斯只是那些被数度改造过的白人音乐,Eric Clapton、John Mayall这些人自己恐怕也不敢断言是布鲁斯的传人,毕竟他们离田野里的泥土味、监狱里的泪水以及街头遮阳处的欢乐相去甚远。记得有一天在朋友那里意外发现一张Son House的照片,才萌发了收集、寻访乡村布鲁斯的冲动,于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被揭开的埋藏在历史里的声音。
也许,寻找乡村布鲁斯唱片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与寻找欧美地下摇滚的难度几乎差不多)。当这类封面古朴得几乎有点雷同的唱片达到三、四百张数量时,发现自己沉浸在变化多端又看似简单的吟唱中的情绪大大地受到了鼓舞,真的像是去了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南方腹地,重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乡间村头围坐着一些黑人,聆听盲艺人的卖唱(乡村布鲁斯里盲艺人不计其数),而那些艺人又象是一代代人传授的手艺人,他们离家漂游只为了活下去。可以想象无论Alan Lomax这些人如何献身于抢救美国民间音乐,都不可避免地任由一大批不知名但出色的布鲁斯艺人的音乐与生命一起消亡,Doctor Ross、Mississippi Fred McDowell等人都是直到60年代布鲁斯复兴时才刚刚被找来录音的,很多黑人音乐家熬不到这一天。

密西西比三角洲布鲁斯

美国南北战争决定了黑人布鲁斯的发展,布鲁斯起源的轮廓并不象爵士乐那样清晰,做工歌、田间号子与黑人圣歌都与布鲁斯的诞生有关,而这一时期的黑人显然受到来自欧洲的白人音乐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早期布鲁斯精选唱片收入路易斯安那法裔移民的Canjun乐的原因。直到1920年黑人才灌录了第一张唱片,这对于在这之前活跃的布鲁斯艺人看似很不公平,但要知道就是有了唱片录音,很多来自乡村的歌手与乐手还是没有机会,20年代,Blind Lemon Jefferson是经过激烈的比赛才得以走进录音室的,被淘汰的人中不乏天才高手。
《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说:“美国历史上最好的音乐大部分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完成的。”这句话是从一定的角度上说的,但当你试图象Bob Dylan一样重访乡村布鲁斯的发源地——密西西比三角洲以及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你就会觉得乡村布鲁斯这一把吉他一张嘴就可完成的黑人音乐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简单。唯一遗憾的是生命没有第二次,否则那些逝去的经历坎坷者会留下更完整的人生叙述。
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对于任何初涉乡村布鲁斯领域的人都是一个神奇又令人向往的字眼,查找一下具体位置你就会得知它在密西西比河与它的支流Yazoo河的交汇处,在孟菲斯以南,维克斯堡以北。那里,有三条公路经过,其中包括因为Bob Dylan而有了知名度的61号公路。早期乡村布鲁斯艺人大多出生于密西西比三角洲,Charley Patton、Robert Johnson、Son House、Big Bill Broonzy、Blind Willie Johnson、Bukka White、Mississippi John Hurt等等无数国宝级的人物都来自那片阳光十分温暖的洼地。
始终以为乡村布鲁斯醇厚的味道与土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最初的听众也只是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因为到那里旅游的外来人很少,也没有发达的通讯系统,所以那时只局限在歌手的出生地流传。后来,随着布鲁斯艺人的到处流浪以及大批黑人涌入北方城市,人们才有机会认识布鲁斯音乐。

乡村布鲁斯大师们

成为乡村布鲁斯大师的几乎都出身贫寒,这些农场与庄园苦工的儿子们为了与世代相传的命运抗争,选择了以音乐为生。而他们中间盲人又不少,失去了劳动能力,但这恰恰更能接近内心。横跨乡村与都市布鲁斯的Muddy Waters早年也是为了逃避在棉花田里干活而抱起吉他的。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那些艺人赖以生存的生命,那么流浪使他们的音乐重见了光明。当然也有例外的,受Pink Floyd乐队开创者Syd Barrett推崇的Pink Anderson常年呆在一处,这位出生于南卡罗来纳的艺人参加一支兜售药品的巡演队伍达30年。而“三瞎子”Sonny Terry、Blind Gary Davis、Blind Boy Fuller结伴同行可算是乡村布鲁斯的一道风景,他们之间的友谊令人称道。但更感人的佳话恐怕是Leroy Carr与他的搭档Scarapper Blackwell创造的。Leroy Carr1935年去世时,Blackwell当即心脏病发作,习惯了与前者相依为命的Blackwell从此不再表演,几年以后也与世长辞。
Charley Patton被誉为“Delta Blues之父”,他波浪型的头发及混合血统在他所留下那唯一一张照片上显得那样突出,他的嗓音同样令人难忘,粗哑、深厚的感觉以及娴熟的吉他技巧使Charley Patton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地位,酗酒、追逐异性可能是天才布鲁斯艺人的致命之处,“Revenue Man Blues”记录了Patton自己因酗酒而被投入监狱的切身体会,1943年Charley Patton第二次录音不久便匆匆离开了人世。Blind Lemon Jefferson的遭遇更悲惨,这位在早期乡村布鲁斯艺人中录音较多的苦难记录者1930年冻死在雪地里,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因赚了一笔钱而任意挥霍,譬如雇一名司机为他开车兜风。Blind Lemon Jefferson是德克萨斯乡村布鲁斯乐风的代表人物。
乡村布鲁斯艺人一般都是一个人自弹自唱,所以这类唱片中很少有合作者。Blind Willie Mctell是一位有灵性的乡村布鲁斯艺人,他的吉他相当出色,这方面恐怕只有Big Bill Broonzy、Lonnie Johnsom等少数几位能与之匹敌。而Blind Willie Mctell的演唱细腻而敏感,简直能听出他内心深处的隐动。据说他还有不少特异功能,他能给不失明的人指路。Blind Willie Johnson刚好与Blind Willie Mctell的风格截然相反,有一篇感人的文章记录一位民间音乐研究者寻找他踪迹的过程,当那人找到他的妻子时,Willie Johnson已在不久前因为不能上医院而离世,而Blind Willie Johnson的眼睛是7岁时被继母丧心病狂地挖去的,这就是为什么Willie Johnson的歌唱里充满了控诉。
Robert Johnson是乡村布鲁斯艺人中最有个性的,Eric Clapton评价他为“最有灵魂的布鲁斯音乐家”。尽管Robert Johnson一生只有29首曲子,但“密西西比三角洲布鲁斯之王”的称号无可争议地给了他。Robert Johnson的音乐多变而极其戏剧化,他的一生也是如此,好胜的他是在情场上被人毒死的,死时年仅27岁。Son House可谓Robert Johnson师长辈的杰出艺人,他在40年代初录制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歌后无奈地隐居了起来。直到60年代三位年轻人的足迹踏遍了16个州才找到他。Son House的音乐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Big Bill Broonzy的一部分贡献是将乡村布鲁斯带入芝加哥这样的都市,但一张《The Young Big Bill Broonzy》仍然显示出他不凡的节奏感以及他恃才傲物的能力,令人肃然起敬。
听过Mississippi John Hurt的人很容易联想到Bob Dylan从他身上汲取了灵感,他的风格与一些“苦大仇深”的布鲁斯艺人完全部同,显露了布鲁斯自得其乐的一面。有“快乐布鲁斯”之称的还有一位,那就是Blind Boy Fuller。另外,Mississippi John Hurt的乡村布鲁斯融合了不少民谣风格。这方面的例子还有Leadbelly,柯特.考本翻唱过他的名曲“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Leadbelly也是一个不断闯祸的家伙,1934年,Alan Lomax是在监狱里找到他的,而这已是Leadbelly第二次入狱了。Leadbelly民谣化的布鲁斯极具歌唱性,另外他12弦吉他的演奏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其他乡村布鲁斯艺人也各有特点,Big Joe Williams、Sonny Terry的口琴十分出色,其中Sonny Terry与Brownie McGhee是大师级的黄金搭档,后者在许多曲目中沿用了俗称“洗衣板”的乐器。Tempa Red也是一位保持童心的乡村布鲁斯艺人,他的风格甜美而动人。Lightning Hopkins是继Blind Lemon Jefferson之后的又一位德克萨斯布鲁斯的代表,无论是演唱还是吉他演奏,Lightning Hopkins都表现得十分自如而流畅。B.B.King的堂兄Bukka White是一位十分朴素的布鲁斯艺人,可惜他留下的作品也不多。早期的Muddy Waters与John Lee Hooker都分别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乡村布鲁斯录音。值得注意的乡村布鲁斯艺人还有Johnny Shine、Sleepy John Estes、Blind Blake、Barbecue Bob、Skip James、Mississippi Fred McDowell、Josh White、Robert Nighthawk以及早年的布鲁斯女歌手Bessie Smith和Memphis Minie。可以这样说,在乡村布鲁斯天地中够得上格的艺人远远不止本文所提及的这些名字。
我们有理由相信乡村布鲁斯不只属于那个久远的年代,因为来自心灵的声音是永恒的。


以上是我98年写的,后来又有很多发掘与重新认识。

等以后说了。

这些是大河的源头,以为永远会感动我。


[发表时间:2005-1-8 20:00:34]
孟晋   



   


看一个John Lee Hooker的英文介绍时,觉得有些有意思的地方: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即便是在40年代末期,50年代初也被认作是过时的音乐,因为他的乡土气息唤起来人们对于黑奴时代的痛苦回忆,而Muddy Waters则以他的城镇风格——原文中用的是这个词组urban style——大音量的吉他、和声和鼓为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找到了出路,为诸如John Lee Hooker等bluEs音乐家指明的方向,原文中用的单词是Muddy Waters'breakthrough.

而凡是喜欢John Lee Hooker这类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的西方乐评几乎都同时讨厌一个人,那个人就是B B KING 因为他们认为B B KING是个十分偷巧的blus音乐人,他在音乐背后加了一支band,并且总是顺应着听众的需求——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周6时,专门去买了一张B B KING的CD,(因为我原来几乎不听B B KING,大学时曾经买过几张他的切口扎眼片,后来也都送人了),我就发现的确是如此——与John Lee Hooker这类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相比,B B KING的东西更加时髦与旋律化,很华丽,音乐背后的那支band也多以演绎爵士摇摆为主,唱的大多是城镇中纸醉金迷,笙歌处处的浮华生活,即便是忧伤,也脱离不了矫情做作的男女情爱

最有趣的是,那些西方乐评在写到B B KING时,用词十分恶毒,说他像狐狸一样狡猾,媚俗等等,用到的单词是“commercially astute”,而John Lee Hooker这类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的悲剧意义正在于他的音乐是脱离于时代的,但是我总觉得他们应该是超越于时代的,因为正是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blues(原布鲁斯音乐)启发了科尔曼等黑人的无和弦吉他、无调性自由爵士,更大更直接的影响,那就是造就了像rolling stone这样的白人blues R n'B摇滚乐的横空出世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blues音乐,包括John Lee Hooker50年代末以后的blues我都不怎么喜欢了,R n'B风格浓郁了一点,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根植于黑人骨子里的反叛与悲伤

[发表时间:2005-1-9 15:02:07]
彦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