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上各大坛子里都陆续贴出了讨论余华新书的热贴,引起一片叫好声。我在心里哀叹:完了,又一个先锋要成为烂大街的了。各位,并非小黑天生生就了给大伙泼冷水捣乱的脾性,从前的余华,跟王朔一样,是我心里一个断不了的念想,现而今看着他这么作践自己,我痛心。
最早读到余华的小说,是《18岁出门远行》,当时大概是91年,我还在念书,并且疯狂的喜欢当时国内出现的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大概就是马原、残雪、扎西达娃、孙甘露、莫言这筐人,当时国内关注先锋作家的评论有一种议论,说苏童才华横溢,最有希望成为未来中国的大文豪。我讨厌苏童文字中的脂粉气,却独独看好余华。我看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当时的代表作《难逃劫数》把我给震了。跟现在的各位一样,我当时也向周遭一切人等拼命推荐余华——我当时替余华跟每个班里同学狂妄的宣称:二十年后中国拿诺贝尔文学奖者,非此公莫属也。惹的我们中文系的大伙人手一册《余华全集》猛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余华并非彼余华。我的意思是说,我那个时候推荐的余华,是以超级才华加超级冷血为商标的,非是现在这个靠温情故事打动广大消费者的余华。
解释一下那个《余华全集》。大概是93年左右出的,一套三本,长篇只有《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是个孩子,叫国庆,跟我的名字一样:我始终觉得余华跟我有特殊的缘分。我们那个小城市的新华书店进的那几套《余华全集》叫我们班同学给抢光了,以后就没再进过。后来余华出了第二个长篇《活着》,风格大变:大概就是老感形容的那个风格,文字奉行极简主义,煽情,狂煽情,比琼瑶还煽情。这家伙一下从一个以冷血和文字的暴虐感著称的先锋变成了一个温情主义者。
《活着》刚出的时候,我们班老师在上面讲魏晋骈文,底下埋着头看小说的同学里有抽泣动作的,没跑,准是看《活着》。接着余华又放了一个猛炮,把全中文系的孩子都震了,大伙对我那个二十年后诺贝尔的预言这回是深信不疑了——余华成了中文系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就像他今天在全国各大论坛、各种街边小报上冉冉升起一样辉煌耀眼。这个余华当年放的猛炮就是《许三观卖血记》。这个长篇风格与《活着》基本雷同,都属于疯狂煽情那类型。这类路数的开山鼻祖我认为还是要算到琼瑶头上,其门派特征就是用文盲都认识的大白字写作,卖点就是煽情,哭死一个算一个。
从那时起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余华除了偶尔写点糟泔随笔之外就绝迹江湖了。我一直在琢磨,这家伙在秘密修炼什么绝世武功呢?看他偶尔露出来那几个随笔,不像那个状态啊。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晃荡了十年以后,余华终于悟出的不是登上文学世界颠峰的绝世武功,而是当年那个号称要撬动地球的疯子手中那根牛逼的杠杆——他要撬动的是中国的市场经济,而所谓重大卖点,并非新式秘密武器,而是十年前的老套路,对此他已经在近来的多次访谈中供认不讳:所谓重大卖点,大意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的灾难太深重了,不谈太久远的(那些离的太远,已经属于好了伤疤忘了疼那种类型,读者很难身同感受,打动不了人(钱包),就说过去这40年吧:“中国人经历了欧洲人400年才能经历的”(大意),如此苦难和幸福飞速更迭的时代里发生了太多人间惨剧,就直接把那些鲜血淋漓的场景端上餐桌吧,带着冷血,带着温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余华早期的文字血腥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升华成了更高级的残忍:他象佛祖一样不动声色地把我们这些红尘煎熬中的世俗人等带回那个血腥年代,从容展示那些人间惨剧,冷眼旁观我们的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然后很酷的说一句:你们活该!
于是大伙惊呼:余华简直酷毙了,我们必须喜欢他。迅速地,他成了小资和大众共同的新宠,就像当年的米兰·昆得拉:他的名字和新书代表了时代的新品位,连同超女、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傅彪葬礼等等,一同构成了05年最绚烂的文艺风景线。
余华在访谈中另称,准备“正面强攻我们的时代”,而把一本早已写好的书切成两半出这种天才的营销策略,只有张艺谋御用的电影营销策划专家才能想出。这个级数的策划大师做图书真的有点浪费,不过选上了余华这支文盲也喜欢的超级煽情的潜力股,没准真能象国外哈里波特和魔戒一样,创造出新的图书销售奇迹。
而本人敢于挑战大众(尤其是其中的小资群体)欣赏的时代品位,无异于自绝人民。作为一个关注余华很多年的文学爱好者,我只能在此小声的说一句:《兄弟》还在十年前那个水平上散步,没有突破;别光顾着抹眼泪,把以前的书找出来念一遍就能体会出,当年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真性情,现在的狂煽是卖点,是为了你们的钱包而煽情。
余华,十年前我说的那句话没有错,虽然过去你的书一直以描写中国人的愚昧著称,所有的人只有极端感情没有思想,但是那很真实。可惜你没能挺过来。
纯黑天空 2005年9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