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348|回复: 1

从R&B到R&B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4-30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
文章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发布日期: 2004-11-10 21  
2004年,是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认定的摇滚乐诞生50周年,如果回顾美国不算太长的历史,会发现,摇滚乐是他们为这个世界提供的为数不多的文化之一。鉴于美国从摇滚乐诞生之日便已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之一,所以,它的文化和它对外扩张的步伐是一致的,在很短时间内便席卷全球,进入到60年代,摇滚乐已成为西方国家青少年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50年来,因摇滚乐的出现,全世界的人对流行音乐的定义也都随之改变,甚至在美国,除摇滚乐外,其他音乐类型变成了摇滚乐的养料和来源,比如乡村音乐和爵士乐,即便它们在今天仍是一个独立的音乐类型,但是它们作为一种根源,也仅仅成为摇滚乐的补充。同样,在任何一个国家,摇滚乐的到来会使当地音乐立刻屈从于摇滚,成为摇滚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原来的音乐体系立刻变得不那么重要和完整。我们可以说这是摇滚乐的魅力所在,也可以说它深深地吸引着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少年,使他们投入进来,并在顷刻间改变了这个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而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摇滚乐是一种综合音乐(它是乡村音乐、布鲁斯和民歌的结合体),它本身就是一个杂交品种,所以在面对任何一种音乐结构,它都是开放性的,它在非洲可以借尸还魂寻找到它的根,它在欧洲可以很容易和中世纪的宗教音乐结合成哥特音乐或重金属音乐,它在中东地区可以让人们放弃传统的乐器……摇滚乐可以无所不能。

如果把目光再回聚在美国,我们还看到,50年摇滚乐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那种典型的美国梦式的传奇,为更多的人制造更多的美国梦;它让这个世界多了几分喧嚣,把更多青少年从卧室里吸引到街头、车库、舞厅、体育场以及户外的草坪上,为社会制造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它同时也创造了一种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制造商业神话的舞台;它像气流一样,可以和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情联系在一起,并在多年后让人们能看到一种积淀下来的摇滚乐文化,而这个文化要时时刻刻为摇滚乐制造更多的光环与神话,再把更多的人带入到这个梦想中去……

遥想50年前,摇滚乐在混沌之初,它也是R&B,怎么在50年后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是的,50年来,摇滚乐就是这样像用圆规一样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好吧,我们从圆心到半径一步步分析,摇滚乐是怎么画成这个圆的。

摇滚乐是怎么诞生的?

一百个人写摇滚乐的历史,会有一百种开头,但有一点都会一样,那就是摇滚乐是从黑人音乐中演变而来。

当然,这么写开头的十之八九都是白人,摇滚乐是黑人创造的,但是摇滚乐的史书都是由白人来撰写的,这里面或多或少地都会有一些偏差(或者说是篡改),就像美国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情节一样:当一个白人夸夸其谈地跟一个黑人大侃猫王的时候,这个黑人肯定不屑地丢过来一句:“他偷了我们的音乐。”

摇滚乐诞生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完全取消种族隔离制度,但不幸的是,黑人音乐在全国弥漫。试想,在一个坐公交车都要把黑人和白人座位分得很清楚的国家,在看演出的时候都要用一条绳子把黑人和白人区分开的国家,当这个国家的黑人文化喧宾夺主地要成为主流文化,会有什么后果?

R&B制作人拉尔夫·巴斯回忆说:“一首歌要是白人孩子先听到,就没什么事,要是黑人孩子先听到,只要白人孩子再听,那就不好了,就会变成严重的政治问题。”亚拉巴马州白人城市委员会成员在一份提议中这样写道,“我们必须设立一个20人的委员会,以废除粗俗、野蛮的黑鬼摇滚爵士乐。”这就是摇滚乐当年诞生的背景。

但是一个“不知趣”的白人把黑白文化的矛盾给激化了,这个人就是艾伦·弗里德,一个电台的DJ,他酷爱听黑人音乐,在电台里面经常播放黑人音乐,他常常给黑人歌手举办音乐会,他发现,来看演出的有2/3是白人观众,事实上,这个时期美国还没有取消种族隔离法,弗里德这样做是冒险的,但他看到这样做的效果是他越来越受欢迎。

如果不是按照白人那一套摇滚历史去看美国当代流行音乐的话,其实在弗里德的那个年代,即1952年左右,摇滚乐就诞生了。第一,摇滚乐在当时受到了广泛欢迎。第二,它已经成为很多州的文化现象,已具备了成为主流的条件,要是没有种族隔离法,它早就蔓延到全国了。

但如果这样来撰写摇滚乐的历史,就会发现,摇滚乐的诞生跟白人音乐毫无关联,尤其是它后来成为美国文化的标志之一,这样的标志怎么能没有白人的介入呢?显然,这样的摇滚历史是不能让主导文化的白人接受的。所以,标准的摇滚历史都被拖后了两年,因为他们要等那个卡车司机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把车开到孟菲斯的太阳唱片公司的门口。而从摇滚乐后来的发展来看,它从来都是以黑人音乐为主导,白人音乐只不过是摇滚乐中的一点点佐料而已。所以,猫王的介入,实际上为摇滚乐是乡村音乐、民歌和布鲁斯组成的这种说法变得更加冠冕堂皇找的一个托词罢了。

黑人最持久不衰的文化就是音乐,这种音乐的特点就是它本身就会建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使它可以自给自足。所以黑人音乐可以不停地更新,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黑人音乐不是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而是来自不同的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它的组成是文化、政治和社会经验,这些都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黑人音乐是没有风格的。它的音乐只会随着不同的时代而更新但不会被抛弃,这一点和白人音乐不同。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以前,黑人流行音乐被统称为“种族音乐”,直到40年代,《公告牌》杂志用一种不太规范的词语来描述这种音乐,就是“节奏与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简称R&B。什么叫节奏与布鲁斯呢?大概指的就是黑人演奏的那种布鲁斯音乐有明显的节奏吧,这一看就是不了解黑人音乐的白人编造出来的。不过这种说法也好,它至少避开了种族歧视色彩。R&B是最有名的黑人音乐之一,因为我们今天所知的流行乐就来源于此。虽然它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其最初的风格影响依旧。从布鲁斯到灵歌,R&B始终是黑人文化的重要元素。

实际上,当黑人音乐开始被美国白人社会接受时它就已经变成摇滚乐了,这个时间是1949年到1952年左右。

第一首摇滚歌曲和摇滚纪念日之争

随着摇滚乐50周年的临近,关于第一首摇滚歌曲的争论多起来,在此之前,还很少有人去关心第一首摇滚歌曲是什么。但正是因为在确定摇滚乐诞生这段历史的问题上“黑白”不分,才导致了它的争议。其实,究竟哪一首歌曲是第一首摇滚歌曲并不重要,但由于这涉及到种族问题,所以,把它黑白分明就变得非常重要。

今年,美国媒体突然口径一致地认为,1954年7月5日是摇滚乐诞生日。为什么会定这一天?因为这一天是猫王在太阳唱片公司的正式录制第一首歌曲《没事了,妈妈》。在这一天,美国超过1250家电台都在播放这首歌曲。为什么美国主流媒体会突然强调摇滚乐的诞生日呢?首先,它到了50周年纪念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日期才能让人们找个理由来庆祝。其次,把猫王第一次进棚录音的时间定为摇滚诞生日,也是众望所归,毕竟他的影响是无人能替代的。再次,这一天和美国国庆的日子挨着,可以顺便一起庆祝。

可是,美国人总喜欢玩头脑简单的游戏,它忽视的却是一个最基本的历史和音乐常识问题,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白人主导的媒体可以不顾任何史实去行使它的话语权。

1992年,吉姆·道森和史蒂夫·普罗珀斯写过一本书《第一张摇滚唱片是什么?》,在这本书中,作者共列举了50张候选唱片(当时的唱片都只有一首歌),猫王的有两张,其中就有《没事了,妈妈》。从作者的分析观点来看,这50张唱片中的任何一张成为第一张摇滚乐唱片都很正常。但是今年《滚石》杂志定性式地把《没事了,妈妈》列为第一首摇滚歌曲的理由显得不太有说服力。

首先,这不是猫王第一次去太阳公司录音,他第一次录音是在1953年,录了一首《我的幸福》,作为生日礼物献给他妈妈,第二年他又录制了两首歌曲,但这些歌曲跟摇滚或者跟黑人音乐的关系不大。其次,人们认为他在萨姆·菲利普斯指导下录制的歌曲是摇滚歌曲,这两首歌曲一首是《没事了,妈妈》,一首是《肯塔基的蓝月亮》。这两首歌曲都是翻唱歌曲,分别在1946年(阿瑟·克留达普演唱)和1945年(比尔·蒙罗演唱)出版。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如果说《没事了,妈妈》是第一首摇滚歌曲,那么为什么不把摇滚乐诞生日定为1946年,而是定为1954年?为什么猫王唱的就是摇滚?而克留达普唱的就不是?翻唱就能把摇滚诞生,这也太随便点了吧。事实上,菲利普斯在当时录制的唱片主要以山地摇滚歌曲为主,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农村流行歌曲。《没事了,妈妈》和当时很多更摇滚的歌曲相比,还算不上摇滚。黑人摇滚歌星伦尼·克拉维茨质问道:“猫王从哪搞到的这首歌?”

即便是把第一首摇滚歌曲的名义安在白人头上,也轮不到猫王。比尔·黑利在1953年录制的《疯狂吧,男人》就进入了排行榜。1954年录制的那首著名的《昼夜摇滚》也要比猫王的那首《没事了,妈妈》早3个月,1955年,它因为被选作电影《黑板丛林》的插曲而在全国走红。而《没事了,妈妈》只是在孟菲斯地区上了排行榜,而且是乡村歌曲榜,这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昼夜摇滚》相提并论。总之,一句话,第一首摇滚乐歌曲的历史不管横着写还是竖着写,都跟猫王无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9: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从R&B到R&B

其实,关于摇滚乐诞生的年代,在美国早就有很多说法,1951年,电台就开始普遍使用“rock 'n' roll”一词;还有,美国有个摇滚名人堂的机构,他们把摇滚乐的诞生年代定为1952年,标志是艾伦·弗里德举办摇滚音乐会,人家都以摇滚的名义举办音乐会了,摇滚乐当然诞生了。所以,这一点还是有说服力的。美国《生活》杂志在2002年也出版了一本书《摇滚生活五十年》。但是为什么摇滚非要弄出两个生日呢?说到底还是个黑白问题,早两年摇滚乐的诞生就和白人没什么关系,晚两年白人就入场了。美国在1954年摇滚乐轰轰烈烈的时候废除了《种族隔离法》,但时至今日,种族歧视仍旧阴魂不散。

摇滚在重复中前进

被白人接受的文化才是真正的美国文化,否则就是“非裔美国人文化”或“种族文化”,于是,天降大任于猫王,他成了媾和美国黑白文化的重要砝码,从此,摇滚乐的面前是一片坦途,白人怎么解释都能自圆其说。

50年代的摇滚乐,基本上还处于对根源音乐的吸收融合阶段,此时的摇滚特点十分鲜明,那就是它的风格基本上都是根源性的,不管是白人的猫王、杰里·李·刘易斯或巴迪·霍利还是黑人的查克·贝里、胖子多米诺或小理查德,他们的音乐成分都根植在乡村音乐或布鲁斯之中。50年代末期,摇滚乐突然出现了真空,上面这6位摇滚歌星因各种原因都离开了歌坛,所以,摇滚乐进入了“消亡期”。进入60年代,美国摇滚对西方其他国家的影响开始有所反映,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英国,“披头士”带着他们对美国摇滚乐的理解杀回到美国,让美国人感受到了一种新型摇滚乐的冲击。从“披头士”开始,摇滚乐不再像原来那么纯粹,它的说法也从“rock 'n' roll”变成了“rock”,这种称谓上的改变,其实就是为了区分摇滚乐的根源性与非根源性。

60年代的摇滚乐开始与各种音乐进行融合,当白人把对摇滚乐的理解变成他们自己的摇滚乐,回过头来再和黑人音乐进行融合,就出现了布鲁斯摇滚,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英国节奏与布鲁斯摇滚基本上以白人为主,这种音乐对英国摇滚乐坛的影响一直持续到80年代,直到“史密斯”乐队在音乐中放弃了布鲁斯结构。美国摇滚乐在60年代赶上了一场革命,嬉皮运动、毒品文化、越南战争、黑人民权……都为摇滚乐的变异、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民歌摇滚、灵歌、布鲁斯摇滚、波糖组合、重金属、迷幻摇滚、艺术摇滚、车库摇滚、青春偶像、乡村摇滚……在这个10年中,摇滚乐最基础的版图形成了,之后的30年,摇滚乐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组合、重复,以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

这正如摇滚乐的初期是R&B,今天就回到了R&B,但你绝对不会认为今天的R&B是一种根源音乐或是对根源的回归,它仅仅是找回原来的一种形式,并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演绎,从音乐本质上讲,它并没有创新。

当“后街男孩”可以越洋来到中国,让中国人感受到偶像组合的魅力,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像他们这样的组合早在60年代便以几乎相同的手段制造出来了。“修士”,这个在讲述摇滚乐历史时总会提到但总会被人遗忘的组合,就是唱片工业在制造明星效应时的一次大胆尝试,结果它成功了,风头一度盖过“披头士”。这种以选秀方式来确定音乐组合的做法后来屡试不爽,从“辣妹”到“男孩地带”,从“西城男孩”到F4……

2002年,美国出现一支备受媒体青睐的乐队“敲击”,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太像当年的“地下丝绒”了,爱屋及乌,也能让媒体热闹一阵。“敲击”只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如果回顾这50年的摇滚乐,这种重复几乎是在有规律地进行着。琼·贝茨,一个60年代的民谣歌手,后来乔尼·米切尔和苏珊娜·维加和她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惠特尼·休斯敦和戴安娜·罗斯又有什么区别呢?90年代的“飞鱼”和60年代的“感恩而死”有什么差别呢?90年代美国西海岸的朋克和70年代英国朋克有什么不同呢?90年代末期的另类摇滚和60年代的车库摇滚又有什么不一样的?90年代末期的英式摇滚,他们的祖宗就是60年代的“披头士”、“谁人”、“奇想”……有人曾说过,摇滚乐听到70年代就可以不用再往下听了,因为之后的摇滚都曾经出现过了。这话的确有些道理,摇滚乐仅仅是因为商业上的需要才会不停地改头换面。

音乐可以重复,甚至某种音乐现象都是可以复制的。比如今天的埃米内姆,他在黑人的Hip-Hop流行数年之后,成了今天黑人统治歌坛后惟一一个白人代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说唱界需要一个白人,猫王开着卡车偷走了黑人音乐,埃米内姆到了8英里之外偷走了黑人的说唱,这一情形和50年前何其相似。当年是猫王在黑人R&B丛林中拔地而起,今天是埃米内姆在歌坛“黑”社会中独树一帜。甚至,我们还可以遥想一下90年代冒出来的那个白人说唱歌手范尼拉·艾斯,他几乎就是比尔·黑利的翻版,而“摇滚小子”就是李·刘易斯……

以这个角度来看“滚石”乐队,会发现,他们是一支非常聪明的乐队,似乎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到了摇滚乐在未来的变化规律和摇滚乐的本质,几十年来,他们的音乐一直固定在布鲁斯、节奏与布鲁斯和乡村音乐这几种根源音乐中,间或加入一些疯克、雷吉和迪斯科,所以,他们永远不会过时,不管到什么年代,不管风水怎么轮流转,都能轮到“滚石”。

摇滚乐的每一次洗心革面,都像是一个小姑娘被重新打扮了一回,乍一看眼前一亮,但走近仔细一端详,发现似曾相识,时间一长就审美疲劳了,于是就再回炉加工,如此反复,反正人总是爱健忘的,每次都有新的惊喜。

制造差异,推动摇滚

文化的差异性是促进文化活跃和进步的动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摇滚乐虽然在50年来一直重复发展,但它是在人为地制造一种差异性,否则它就只能死亡。它为什么要制造差异?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没什么文化。

因为美国摇滚乐的源泉来自黑人音乐、白人乡村歌曲和民歌,黑人从来不会进入到白人乡村音乐和民歌领域,所以,仅靠白人音乐,美国是不会出现摇滚乐的。黑人音乐与白人音乐的融合,才能体现出其差异性——即摇滚乐。

但是,美国传统音乐文化并不丰厚,当年他们如果能想到为摇滚乐的来源提供一种可能的话,都不会灭绝印第安人。仅仅几种音乐来源勾兑成摇滚乐,一旦它继续发展,就会出现差异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它在商业背景下,这种差异性很容易被商业因素同化,所以就逼迫摇滚乐要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在今天看来,它不是革命,而是人为地制造一种差异,通过这种差异性来表明摇滚的进步。

摇滚乐是根源音乐融合后出现的第一代音乐类型,当它在50年代末期消亡时,它开始了第一步蜕变,那就是摇滚乐与布鲁尔大厦里面的音乐风格以及锡锅巷里的流行歌曲融合,使摇滚变得离根源更远一些,与根源的差异明显一些,这样的目的无非是让摇滚乐下一步再与根源音乐融合,于是就有了布鲁斯摇滚、乡村摇滚和民歌摇滚。之后,摇滚乐与古典音乐结合,出现了艺术摇滚,艺术摇滚与先锋音乐结合,又出现了噪音摇滚、实验音乐……

以今天任何一种音乐风格为例,都能推导出它的每一步变化,比如重金属,黑人的布鲁斯音乐被白人演变成布鲁斯摇滚,布鲁斯摇滚之后又变成了硬摇滚,然后便成了重金属。重金属再往下发展,就必须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结合,否则它就无法再有新的变化,于是,与古典音乐结合成交响金属,与实验音乐结合成工业噪音,与电子乐结合成电子重金属,与说唱乐结合成重金属说唱……摇滚乐的差异性有时就像近亲繁殖。

《滚石》杂志最近做了一期专题:《改变摇滚乐的50个时刻》,其中有几个时刻恰恰证明了摇滚乐人为制造差异性的过程,比如,鲍勃·迪伦在1965年新港音乐节上给木吉他“通上了电”。在传统民歌的概念中,木吉他就是木吉他,它是不能和电吉他混为一谈的。迪伦也是抱着木吉他吹着口琴成名的,但是他在成名后有点厌烦木吉他的单调形式,尤其是当他听到有人用摇滚的方式演绎民歌,他便蠢蠢欲动,于是他借助民歌节,冒天下之大不韪给吉他通上了电。当然,这次演出他们在台上搞得乱七八糟,台下以骚乱和起哄的方式否定了迪伦的冒进。可事实上,迪伦的这次胡来促成了民歌摇滚时代的到来。这就是差异性。

在“50个时刻”中,还有“披头士”制作专辑《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这是一张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经典的摇滚专辑,它能进入这难忘的“50个时刻”天经地义,因为没有这张专辑,摇滚乐的历史就会变得不很清晰。因为《佩珀军士》是一张打通轻音乐、硬摇滚、印度音乐、摇摆乐、古典音乐和布鲁斯音乐之门的专辑,是一次最令人叹服的音乐大融合。“披头士”在这一张专辑中制造出来很多种差异性,同时为后人在音乐中制造更多差异性提供了范本和启发,只要你有本事,你可以把任何两种不相干的音乐鼓捣在一起,这就是今天摇滚乐的定律。所以保罗·麦卡特尼在录制完这张专辑后说:“我们录制《佩珀军士》让我们超越了自我,解放了自我,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有时,摇滚乐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人为地制造出许多所谓的风格或名词,以利于唱片在市场上细分,流行音乐不过有十多个大的类别,而从市场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上百个品种,这些品种不过是些“伪差异性”,实际上跟音乐本身的特点关系不大。

50年来,摇滚乐为了能不断变化,用差异性来制造音乐间的区别,基本上采用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不同的音乐类型之间的结合,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比如摇滚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或摇滚与乡村音乐的结合,甚至两者间结合的比例的差异都能衍生出不同的品种。这种结合往往是决定于音乐人的兴趣和喜好。

第二,从边缘、地下音乐中开发出新品种。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音乐,但是它有游离于商业体系之外的大众或地下音乐,这类音乐数量庞大,同时它扎根于民众之中,文化底蕴相对丰厚,当它逐渐形成一种地域性气候的时候,就很容易成为商业开发的对象。比如60年代底特律的灵歌,美国南部的乡村摇滚以及70年代英国的朋克摇滚,80年代芝加哥的House音乐。

第三,科技的进步与发明给摇滚乐在声响效果上带来的新突破。电子乐是最典型的科技化结果,但它不仅形成了电子音乐的一大类型,而是这种电子音乐可以和任何已经定型的音乐类型结合在一起,每结合一次,就意味着可能有一种新的音乐形态出现;另外,对乐器以及其辅助设备的改良、创新也可能使新的音乐形态出现。

第四,从美国本土之外吸收新的音乐形式。美国的音乐再怎么结合,也像一个村子里通婚,会影响下一代音乐的质量,所以,美国人能兼收并蓄,不停地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吸收音乐元素,来丰富自己的音乐。比如从加勒比地区吸收了雷吉音乐,从拉美的西班牙语地区吸收的拉丁音乐……不管是保罗·西蒙还是里奇·马丁,他们的音乐风格可能不一样,但他们在过去做的事情其实结果是一样的,就是把两种不同地区的音乐类型结合在一起。

摇滚乐真的是有个性的音乐吗?未必,只能说它是一种有差异性的音乐,而如果说这种差异性,它可能还不如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差异性大。美国摇滚乐就像一台循环器,在循环和重复中变相地制造出各种各样但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的音乐。就像今天的R&B,它在50年代的时候就是黑人的流行歌曲,然后转变成嘟-喔普,之后变成了灵歌,然后再变成流行歌曲,当它变成流行歌曲后,人们就又叫它R&B。今天的R&B和50年前的R&B有什么区别?除了在录音技巧和音响效果上不同,其他没什么变化。黑人的音乐就是这样,它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音乐就是他们的生活一部分,所以它在50年内进行了一次轮回,这次大大的轮回,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文化的先天不足的单调性与市场对多样性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剪刀差,于是黑人用这把剪刀以黑人音乐为圆心,以寻找市场间的差异行为半径,剪出了一个所谓摇滚乐文化的圆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