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族群之多、文化之富是世界許多島嶼中無能出其右的。其中最具特
色的無非是原住民音樂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下就分別以歌謠和樂器作摘要
式的陳述,希望藉此有助於讀者對台灣原住民音樂有初步的認識,並激發
大家作更進一步的探尋與研究。
泰雅族在唱法上有吟誦唱法及民歌唱法。歌唱方式有獨唱及合唱,傳統歌
謠不多。音階有三音(mi, sol, la )、四音(re, mi, sol,la) 和五音
(sol, la, do, re, mi)三種音階。(口簧琴, T-16, 0'30; T-17, 0'20)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atayal.rm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atayal.wav
賽夏族除了一般所唱的歌之外,矮靈祭的祭歌最為重要。一般所唱的歌
為數很少,流傳不多,可能很少人去唱的緣故。矮靈祭的歌,由於每二年
一次祭典中,由集體一起歌唱,且祭歌需要很長的時間吟唱,所以在族人
中廣受流傳。除迎神歌之外.其餘都伴有舞蹈。而祭歌歌詞內容最具文學
價值。
矮靈祭歌舞(南賽夏)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saisiat.wav
布農族的音樂大都以自然泛音的do, mi, sol , do 所構成,族人中合
唱甚為普遍。大小三度、完全四度、五度、八度構成了合唱的和聲。布農
族許多歌謠中都非常類似,但和聲甚為族人所重視。祈禱小米豐收歌
pasibutbut這世界唯一僅有的特殊唱法,是布農族最具特色的歌謠。 (T-
3, Pasibutbut, 1:00)
靜穆的祈禱小米豐收歌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bunun.wav
鄒族歌謠中包括有單音性歌謠與和音唱法,單音性歌謠都以獨唱和齊唱
方式出現。和音唱法有和音合唱及部分和音唱法兩種,前者較多。和聲以
三度、五度最為常見。鄒族可說是多產「祭歌」的民族,其中極為重要的
祭儀mayasvi 就包含了迎神曲、送神曲、戰歌、歷史頌、勇士頌等祭歌。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tsou.wav
阿美族的歌謠豐富又富有變化,歌謠中旋律的變化和音樂形式的多樣性
反映了阿美族熱情開朗的性格。唱法上包含吟誦、對唱、領唱與應答及卡
農唱法。歌詞可以是針對特定的對象和目的而吟唱,亦有以不同的對象、
生活、工作、人物等作即興的唱喝。音階包含五音和無半音五音音階,臨
時音也經常出現在其中。
http://www.tacp.gov.tw/intro/song/amis.w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