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查看: 223|回复: 0

[原创]一个小女子和她的七本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革命小将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05-3-10 22: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南方女子。她不停地写字。我读了她的全部著作,不是那种一次性出版的全集,而是大约在六,七年之间,从她最初的一本书,直到最近的,一路读下来。其中有三本是散文集,两本是电影随笔,还有两部是小说。

  很勤奋的女子,她用很委婉和绵密的语速告诉你,她所喜爱的事物,包括一些美丽的画,一些让她品出味道的电影,还有一些是她编撰的故事,平坦的情节里恍惚有她的身影,穿过洁白的书页,去探问无端发生,又无端逝去的爱情。有哲人说,所有的探问都是寻找的过程,那么,这个小女子在寻找什么呢?

她的散文

  当下,美女们的俏皮的文字在时尚杂志或报纸专栏中风姿卓越,像她这样精致通灵的文字并不多见。第一次读她的散文集《艳与寂》,名副其实,都是一些凄艳,寂寞的片段。感觉她的四周有一圈坚实的围墙,她静静地坐在里面,看沉闷的电影,听悲伤的音乐,读寂寞的书籍,写一些书斋内的短文,用来表述自己眼中的世界,点到为止。

  她极少谈论自己,但字里行间都有她的目光,关注着杯中的茶,丝绸和棉的语言,以及无根的繁花。她在女性写作独有的细腻外,还有极浓的书卷气质,矜持,自敛,隐忍(她常用的词汇),就像她的书里一组文字的标题——独自开放。

  当然与春天无关,只是在应该开放的时候,她用一篇篇千字文为心情留影,然后忘记。

  她刻意和读者留有一段恒定的距离,她甚至并不期望谁的共鸣和喝彩。

  她乐于在黄昏的光线下写作,偶尔看看窗外,想一想金陵记忆,“每每开门,就有盛景满目的感觉,就想流光在那上面,注视着凝神的年轻的我。” 她的文章中很少用问句,即使有,也是自问自答式的。她只是在叙述自己栖身的那一小片天堂,至于山外青山楼外楼,她并不在意。

  当时,我认为她不是一个在文字之路上,能够走很远的女子。也许因为她苛求精致,也许因为本能的固执。直到我再次读她的第二本书《私人版本》,依然是同样的观点。不过我可以感觉到她正在慢慢地开放,不仅文字开始疏朗,而且她的心灵也在渐渐敞开,终于有些阳光可以折射进入她黄昏中的世界了,所以文字中的光芒也顺便流露出来。

  “在天坛,当然,很关键的是有阳光,而且是正午,我决定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依靠正午阳光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做幸福的人,很可爱,也很率真。我读罢,却觉辛酸。我也曾一遍遍决定过,呵呵。

  我相信,她做到了。

  她依然是纤细的,无论是人,还是文字,纤细到必须在纯粹的空气里才能生长。她依然拒绝激昂的情绪,像一只雨后的蜻蜓,轻轻地触及读者心湖中最柔软的水域,然后若无其事的飞走。她把自己放逐到时尚的边缘,那里有清风和明月,她在写作中必要的背景。她的朋友何大草在一篇《世界的两个春天——我眼中的新生代女性散文》的评论里,谈到她。赞赏之余,“同时也心存疑惑,这种凭借天性来写作散文的方式能够支撑多久?”

  当然,朋友的忧虑让她警醒。然而我认为她不会因此有很大的改变,凭借天性的写作并不能长久,但这种敏锐的性情是她写作的前提,除此之外,固然能够坚持时间长一些,但我想,所谓长久并不是她所看重的。正如她在第三本散文集《碎舞》的后记中所言:对于新的写作,我没有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自我要求,做不到也没有必要那样做,我只是希望能有所矫正,能够活一点,宽泛一点,暗一点,同时,也厚一点。今后,我想写一些比较朴素微微动人的东西。

  真是个聪明女子,这么说,真好。

她的小说

  早听说她写完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酒红冰蓝》。我没有急于买回来阅读,但是有期待。我希望这部小说是她的实验作品,下一部小说她肯定会写的更好。我很少对一个作家产生期待,对她,我有足够的耐心。

  毕竟,读了那么多文字之后,对于作者的心性有了大致的了解。她也许不会成为文坛上的大家,诸如“横空出世”等轰轰烈烈的标题也许永远不会标注在她的名字前。但是,她应该更喜欢自己当下的状态。

  时隔一年,她的第二部小说出版了,《中毒》首印五万册,很优异的成绩。我毫不迟疑地买了。小说读来非常轻松,时常会有一两个闪光的句子,聪明人都有这样的共性,愈是不经意,语言或文字中愈是浑然天成。在这部长篇小说里,关于单恋,她选择了美好的一面做主线,一个简单的都市爱情故事,被开采到这样一个优美的程度,很不容易了。

  终究还是小女子。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英俊高大,被众多女人飞蛾扑火般爱恋着,包括叙述者本人。最后仍是开放式的结尾,这部小说是她前一部的延续,但不是单纯的续集,她在这本书里全部运用了女性视角,两场中毒一样的单恋,互相纠缠着,无休无止。她总不会接着再写第三部吧!

  还是找来她的第一本小说读了,感觉进步不是很大。

她的影评

  她的影评是我所读到她的最好的文字了。

  《华丽转身》后的《暗地妖娆》,一前一后,文字精悍,视角独特而深入。我也特别喜爱她文中提及的电影,那种很细腻的电影,有时竟不能一口气看完,需要若干次的中场休息,呼吸,喝水,望天,从北窗台走到南阳台,浇浇花,然后回到DVD前,继续播放。再次陷入昏暗的光线,简洁的对白,飘忽的眼神,欲言又止的剧情。

  看电影到了这个份上,简直有些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架势了。难以进入,也难以离开。

  她怎么会有那么多闲适的夜晚,消磨在电影上呢?我很纳闷。

  以她的影评为索引,我也看了不少“真正”的电影。对照她的文字再看电影真是一种享受。这女子可以单刀直入影片中的某个痛处,她以绝对个人化的视角去体贴电影中的生活,亲近银幕外的明星。

  她看电影的口味较杂,但还是有一条线索的,她的感性标准是:能否让人心乱如麻。她的兴趣在于“一个作品是否复杂,是否具有班驳的特点,是否具有湿润和枯涩交织的品质。”说的很到位,就是这样的。

  难道她真的需要借助别人的电影或书籍才能找到温情和爱慕吗?

  这么多年来,她只是作为一个欣赏者或一种旁白出现的,她在黑暗中看碟,然后在蓝荧荧的屏幕前写稿。在书页的背面,我可以想象到,属于她的那些寂寞而幸福的夜晚。

  有人将她称作“内视型写作的女作家”,很新鲜的说法。我感觉她已经竭尽全力地敞开了自己,至于是否完全和彻底,结果不是她力所能及的。

  她的七本书中印有她的五张照片,很安静的女子,身后或是一扇老门或一栋老屋,这应该是她喜欢的场景。有它们作衬,她笑的很真实。

  她是洁尘。洁净的洁,灰尘的尘。

         她的七本书是:
          《艳与寂》 东方出版社 1997年10月版
          《碎 舞》 东方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私人版本》 东方出版社 2000年4月版
         《华丽转身》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酒红冰蓝》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年1月版
         《暗地妖娆》 天津社科出版社 2002年5月版
          《中 毒》 东方出版社 1997年10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