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殉道者与嬉皮士》
——从殉道者的末日狂欢到先锋派的疯癫表演
作者:彦彦
[题记]
....如果不能燃烧,那就让我烂掉吧
....让我的音乐,与我一齐
....沉入海底
....某个早晨当你们醒来,我伸展开双臂
....开始放声歌唱——
....你们还会不会像我一样,尖叫着
....呼喊出淫秽的语言
1、
....如果你曾经仔细阅读过那些早期无政府主义者们为数不多的访谈,你就会发现在那些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的煽动性政治语言中隐含着的是怎样一种千篇一律的谵妄面孔与古怪姿势下的精神骚乱。如果你曾经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过浓郁的情欲,并且很认真的划伤过自己,你会明白,有时候对于血流的审美情趣是可以战胜精神疏离的疼痛感的。
....与花童时代一个接一个的殉道者压抑、颓丧的声音不同,他们的晚辈Iggy Pop、Sid Vicious则更擅长于在舞台上粗暴地对待自己的身体,满身血污的与观众对峙。不同的是,Iggy Pop是个被名利牵引得迷失了方向的行为表演者,而Sid Vicious的自残则更多的来源于他自身无法抑制的精神狂乱。
....Iggy Pop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却不由自主的迷失在了拒绝与自弃的精神束缚中无法自拔。所以他的表演往往具有了某种扑向末日般的壮观:他把自己脱得精光,扑倒在碎玻璃上,跳下舞台与观众互相殴打,拽头发,再要么像动物一样几乎咬断自己的舌头……讽刺意义的是,所有Iggy Pop疯癫而狂乱的表演都离死亡偏离的太远,他一次次的陷入自毁的边缘,又一次次的自救成功。大多数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自暴自弃的孩子,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疼痛感往往比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殉道者要来得清晰许多。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矛盾其实,对于犹豫于究竟是颠覆时尚,还是成为摇滚明星的Iggy Pop而言:他的背叛大多只停留在了形式的范畴之内。大多数时候,他还是渴望着被媚俗所圈套,但却又因为着自己不着边际的偏离被媚俗所拒绝。
....正如Iggy Pop自己所言:“如果我踢出了自己的魔鬼,那么我的天使也会离开。”
....与Iggy Pop逻辑悖论式的情感矛盾不同,Sid Vicious的表演大多是自发而平静的:他一个人表情呆滞的站在最靠近观众的舞台一角,一刀刀地割开自己的身体,任凭身后的John Rotten发出何种阴阳怪气的喊叫依然纹丝不动。这个音乐素质并无过人之处,但却在舞台上喜好挑衅的贝司手更像是个借助着音乐来发泄他内心深处致极自卑感的病人:他削瘦,病态,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像一个被家庭抛弃的孩子。所以Nancy Spungen收留了他,这个颇为放荡同时因为无法遗忘过去而停留在痛苦精神海洋的女人与Sid Vicious一同吸毒,一同巡演,形影不离。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像是一个错误,或者说这两个孩子直到死亡的那一天也,没能弄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他们选择了那样歇斯底里的生活……这在Sid Vicious亲手杀死了让他爱恨交加的女人Nancy Spungen,不久后自杀的事件中得到了印证。如果说Sid Vicious的出现更像是一场充满着悲情的闹剧(短暂的组团、伴随着粗口与械斗的演出、邋遢的着装、混乱的生活、自毁式的表演以及突然的死亡),那么Sid Vicious最终被自己内心深处的阴霾所吞噬也是一个必然……讽刺意义的是,对于朋克文化而言,这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结果。
....或许正如一位朋友所言:活的太长,死的太早,这也正是朋克文化最吸引人的地方。
....有许多殉道者的音乐都是因为乐手的暴毙从而使它的社会意义超越了音乐性,像一种非健康性的心理暗示,或者是一次代价昂贵的广告。并且我开始一个敏感的人在死亡之前是有预感的,这种预感往往化作一股创作的阴暗情绪并通过其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与撕心裂肺的发泄或是耸人听闻的控诉大多无关,大多数时候他很安静,甚至还充满了思考的智慧:一点点黯淡的忧伤,一点点迷失后的眩晕……而喜爱这样作品的孩子们大多无意识借助这样的工具进入到一个“自我剖析”的危险处境:一齐沉沦或是最终的自我放弃,愈是被移情折磨的疼痛不堪,愈是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对于丧失了色调的黑白之美, Ian Curtis是偏爱有加的。与他的前辈Sid Vicious不同,这位每天重复着成名与自毁白日梦的英国病人更习惯于将自己笼罩在丧失了光泽的阴暗色调之中,眼神中则透露出标志性的癫痫与无助。暴戾与平静的矛盾贯穿了Ian Curtis音乐的每一个章节之中:吉他与贝司的胶合是分裂与偏激的,若隐若现的键盘则无意识的延续了这样激烈的情绪,从而被Ian Curtis窒息而抑制的声线完全的牵引,与低沉、嘶哑但节奏鲜明的鼓点融合在一起,仿佛一个不断下沉却飞速旋转的旋涡,不断将听者拖入其中。
....所以当一身黑色雨装的Ian Curtis无头苍蝇般放肆的在舞台上摇晃着双臂开始旋转时,我总在想,他或许是在选择一个漂亮而华丽的跌倒方式……
....关于生与死的探讨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研究的历史,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一点就会发现,交织着生死离别的事物往往具有着无与伦比的“蛊惑”(单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作用,对于悲剧情节的趋从与怜悯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免俗的“心理习惯”。一方面是对社会循规蹈矩潜规则消极的反抗,另一方面又由于大规模的文化风潮而无意识进入到了一个媚俗的怪圈。所以才说,如果世界本是荒诞的,那么游戏人生的态度反而是健康的……
注释:写到这里我就没有继续了,因为那时侯我忽然意识到写评论性文章对我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太多的帮助,,,,,,那时侯写这种东西其实很纯很纯呀,就是因为觉得这种音乐好所以想推广,,,,,,绿木头再我刚进社区的时候帮助过我,我记得很清楚,所以我总在这里玩
....刚进社区时,第一个就在这里玩,我听经典摇滚花了很多年,直到现在有时候还会听,今天把我原来发的帖后来发神经,情绪坏时自己又删掉的东西,又贴了回去,算是补偿把,新年快要到了,
....大家快乐就好
....听摇滚音乐的大多都是善良的同志,有时候活的也比较累,不过我想大家如果能做到“难得糊涂”少管闲事一定会好受一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