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3-8-30 03: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ophelia's dream
所有的美丽即是悲伤...
故事的最初乃是始于Dietmar Greulich对Lisa Gerrard的情意结。打小在安定良好的生活
环境里成长起来的Dietmar原本会沿着安全舒适的生活道路前行,但当 Dead Can Dance带
着他们的庄严神秘、灿烂辉煌的音乐进入Dietmar的世界后, 他的人生道路就被完全地改
变了。对DCD音乐的痴迷,尤其是为他心中的缪斯 - Lisa Gerrard那不可思议的仿佛来自
天界的歌声所倾倒,令到他决意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去追寻他自己的天国之梦,去寻找他
自己的himmlische(heavenly)之声,于是Ophelia的梦幻便有了雏形。
接着Dietmar进入学院学习作曲, 同时凭借他年轻时接受的钢琴训练,在一家旅馆的酒吧
里谋到了钢琴师的兼职,演奏一些Elton John或Billy Joel的歌曲,为自己的学习和创作
酬得资金,最终使他有条件得以开始他的奥菲利娅之梦。
虽然围绕女性歌声的创作概念贯彻始终, 但一直到Dietmar已完成了处女专辑的全部写作
与初步录制时,都未找到他理想-或者说梦境中的"himmlische voice"。所以彼时Dietmar
是怀着失望之情准备只出版一张纯器乐唱片的。
临到最后一刻,当一盒灌录有某个女孩歌唱的磁带递到Dietmar手上后, 他发现原来梦想
中的美丽幻境真的是可以实现的。而这位叫Julia Tiedje,仍在音乐学院专研声乐的漂亮
女孩来到他面前时,Ophelia's Dream 终于圆满了她飘忽残缺的身影,成为一个真真正正
的实体。
从最初阅读到她的介绍文字,再经过短暂等待后拿到唱片的那一刻,到虔诚聆听后的长久
激荡,直至现在历经多年后的沉淀与玩味,Ophelia's Dream的All Beauty Is Sad在我的
记忆中无疑是一次近乎完美的体验:
首先是唱片的名字, All Beauty Is Sad,所有的美丽即是悲伤,仿佛一个宿命的决断,
带着神圣的启示,从眼睛一直击震到心灵深处。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竟是那样百味陈杂
的难言滋味。说它有些许矫情也罢,但我想只要凝视着它,人性意识根源里对悲剧美的追
求总会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对之认同。 All Beauty Is Sad,沉静的凄美意境下是强迫
每个看到的人接受这个缄言的霸悍力量,印像中只怕再无哪张唱片的名字能有如此带有启
示性的、兼备了唯美与强力的完美意境。
然后是唱片的封面,仿佛历经累年后才攒成的暗黄残旧的色彩间褪现出一幅令人过目难的
画面:一个面容娇好的女孩仰躺于一本翻开的古书之上,坠下如丝的长发隐入岁月的色彩
里,凝眸妙目中流露出的是某种虔诚的景仰之情。这充满神秘氛围的意境令人不禁产生祭
祀、牺牲之类的联想,仿佛躺于书页之上的女孩便要将她如花的红颜与贞洁的处子之身奉
献于某位神明;比对着上方的唱片标题,又或许她将自己祭献的就是悲剧的宿命本身吧。
同时,这悲剧之美又向外渗透着一股被压抑住的异样情色,无论是仰卧少女脖子上那根束
带所带入的淡淡SM味道;或是内页里少女俯首抚弄胸前洁白玫瑰的肉欲暗示;再或是封底
纤手撩起趣裙摆,将玫瑰紧贴于雪白肌肤之上的雅致挑逗,还有腿上的美丽蕾丝长袜和它
隐约而现的坠带给人的翩翩浮想…无一不是昭示着 Ophelia游离在古典庄重之外的非常类
美学,绝对是Wave唱片里一款顶尖水准的封套设计。
完美的视觉冲击之后,最终要体验的,自然是音乐本身。 虽然DCD是音乐上的领路者,又
以Lisa Gerrard 为其创作精神的缪斯,但Dietmar的音乐中这方面的痕迹几无迹可寻,以
Neo-Classic为风格徽志,All Beauty Is Sad带来的是如比其名一样意境凄美却气势汹涌
的新古典乐章。
做为Oli Roesch一手发掘的秘密武器,Ophelia's Dream 被寄望与刚离开Hyperium的Neo-
Classic/Heavenly Voice显贵-Stoa相抗衡并取而代之。与Stoa的内敛沉静相比,Ophelia
的音乐有一股锋芒毕露、翻云覆雨的霸气。序曲Rise便是由Dietmar Grenlich操控起大起
大阖的戏剧性音乐段落,排山倒海的管弦乐能量被发挥到极致,让听者甫一上来就被这雷
霆气势所震慑一惊;紧随的Mystere仍以管风琴的威严作引,Julia Fiedie 的古典女高音
(Mezzo Soprano,次女高音,其中的区别在这儿有些含糊) 挟着如天堂悲咏般的大合唱从
高空传来,更是让听者如临圣殿般不可自禁地涌起肃穆膜拜之情。 虽然Dietmar是以人声
为创作中心,但实际上 Julia的歌唱段落并不太多,这大概和当初唱片准备以纯器乐面目
问世,人声是之后临阵加入的过程不无关联。不过每次人声的出现也是全碟最引人瞩目的
时刻。勿需多言,Julia的歌声自有股锐利的质感,无论是悲痛刚烈的Tears,还是感伤抒
情的Sophia's Prayer,眉宇间总透射出一种凌人气势,颇有不怒而威的气魄, 这恰好与Ophelia同样凌厉的音乐交相辉映。除了人声,All Beauty Is Sad第二瞩目的对像自然是
Dietmar的钢琴弹奏,Reflexions,Arabesque,Fairy-Dance等, 均是以大段用上巴洛克
式华丽修饰的钢琴独奏为主,哀恸绵伸的情绪铺展便如为所有听者的个人生活所谱写的原
声配乐一样煸情而契合。以中世纪为素材的Saltarello则与其它古典主义乐章稍显不同,
这是全碟唯一能略微窥见DCD根源的片断。勿庸置疑,All Beauty Is Sad甫一问世就受到
各类媒体评论的褒赞,更被Orkus杂志以"九十年代独立音乐的里程碑"来吹捧, 或者言过
其实,但它确实是张甚富传奇色彩的唱片。
完成这部杰作之后,随着Hyperium帝国的迅速没落,Ophelia's Dream 也陷入悄无声息的
蜇伏状态,教人以为他们也将沦为上世纪的另一个昙花一现的传奇谈资。但新世纪伊始,Ophelia's Dream挟一张翻玩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名曲"Stabat Mater"的迷你专
辑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张更为纯粹的古典乐唱片,比之于 All Beauty Is Sad的
冲天气焰,Stabat Mater更忠实于原作悲悯深沉的宗教救赎美感, Dietmar放弃他的戏剧
化激情,在弦乐、管风琴、击弦古钢琴的搭配中追寻回古典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典雅风范,
Julia Fiedie的霸气唱腔也不复再现, 被新任主唱Susanne Stierle沉静老练的咏唱所替
代。唱片的素质仍是不俗的,自己对古典乐不通就不评述,但曾看到国外一位特别痴迷于
G.B.Pergolesi"Stabat Mater"的古典乐迷对 Ophelia's Dream所做演绎的评价是"极端浪
漫的改编",这或者是最贴切的形容吧。
短暂的露面之后,Ophelia's Dream再次沉寂,去年,Dietmar Grenlich将All Beauty Is Sad与Stabat Mater重新制作后合成一张唱片,并附上两首Demo作品做DigiPak的豪华版二
次发行,虽然有些商业的噱头,但也是次难得收藏的机会,尤其对于未收过Hyperium版本
的朋友而言,总不至因其倒闭而就此错过了这张精彩的唱片。而且包装颇为奢华,全套黑
白页的画册不少都是从前未见过的乐队照片,也算得很超值了。封面仍是旧照,但清晰的
黑白照相较于从前泛黄粗糙的隐现处理,仍是喜欢最初的版本吧。
只有唱片的标题仍是那不变的缄言:
All Beauty Is Sad
|
|